期权期货与其他衍生品期末
『壹』 《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产品》与《期权期货市场基本原理》《期权期货入门》
hull写的书都是比较易懂的,本本经典.我本人建议你先看《期权期货市场基本原理》
『贰』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答案
我有的 你要不要?
『叁』 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的几个版本有什么区别
期权又称为选择权,是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是指买方向卖方支付期权费(指权利金)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指美式期权)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指欧式期权)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指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商品的权利,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即期权买方拥有选择是否行使买入或卖出的权利,而期权卖方都必须无条件服从买方的选择并履行成交时的允诺)。
期货,
期货(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
望采纳~
『肆』 期权期货与其他衍生产品第九版课后习题与答案Chapter (24)
现在第十版都有了,中英文,我都有。
『伍』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 有哪些重要知识点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这本书进入中国,最早是在1999年由华夏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原书第3版。这个版本的翻译、排版甚至印刷都是很差的,但就是这样一个很烂的版本,2004年也已经是第三次印刷,可见赫尔教授在衍生品领域的号召力。 出于迎接股指期货推出的市场考虑,去年有两个出版社重新翻译出版了这本书的最新版本,分别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翻译的是原书第7版,而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则是原书第6版。 这本书的第7版,核心的内容和以前版本相比并不存在重大的改变,但整体的章节体系和讲述方式对读者更加友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章节之间互有联系又存在一定的独立性,使得读者可以根据需要阅读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而对自己已经熟知或者类似怎样设计衍生品这样的投资者不需要掌握的内容,则可以略过不看,节约自己宝贵的时间。另外,很多案例已经更新为有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案例,引导读者主动将理论和现实联系起来,获得更好的记忆和学习效果。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最新译本,翻译排版较1999年华夏出版社的译本有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不足。这种不足主要源自译者对金融市场的认知不足,例如不少术语使用的是港台译法,还有一些内容则是因为译者缺乏相关常识。详细的你可以去会汇通网上去看看。
『陆』 期权期货衍生品练习题
a.这样可行,理论依据为利率互换理论。
b.互换前甲公司需支付利息为:2000万*( LIBOR+0.25%)
甲公司需支付利息为:2000万*10%
互换后甲公司需支付利息为:2000万*( LIBOR+0.75%)
甲公司需支付利息为:2000万*9%
互换后合计降低融资成本:
10%+ LIBOR+0.25%-(9%+ LIBOR+0.75%)=0.5%
c.设甲给乙的贷款的固定利率为i,
乙公司直接贷固定利率贷款利率为10%,则i首先应满足:i<=10%
其次甲公司在利率互换中不能损失,
则有i-9%>= LIBOR+0.75%- LIBOR+0.25%
综上所述计算得出:9.5%<=i<=10%
『柒』 《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产品》和《期权与期货市场基本原理》有什么差别
两本书差别不大。要是只做期货和期权的话,可以考虑《期权与期货市场基本原理》。希望帮到楼主。
『捌』 约翰 。赫尔的两本书: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期权和期货的市场基本原理。
如果你是想了解期货,期权,我推荐你去看 期货从业资格考试的教材《期货市场教程》。此书
条理清晰,简洁全面。是一本较好的基础书籍。在此基础上,再去看其他的书就比较好理解了。你说的那两本书,如果对期货没有一点的了解,看起来会比较费劲。 当然,想了解期货,光看那几本书是不够的,最好多看几本。国外的书最好看原著。
如果是交易员方向的,就得看交易方面的书,不能光看这个。
『玖』 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怎么样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这本书进入中国,最早是在1999年由华夏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原书第3版。这个版本的翻译、排版甚至印刷都是很差的,但就是这样一个很烂的版本,2004年也已经是第三次印刷,可见赫尔教授在衍生品领域的号召力。 出于迎接股指期货推出的市场考虑,去年有两个出版社重新翻译出版了这本书的最新版本,分别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翻译的是原书第7版,而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则是原书第6版。 这本书的第7版,核心的内容和以前版本相比并不存在重大的改变,但整体的章节体系和讲述方式对读者更加友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章节之间互有联系又存在一定的独立性,使得读者可以根据需要阅读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而对自己已经熟知或者类似怎样设计衍生品这样的投资者不需要掌握的内容,则可以略过不看,节约自己宝贵的时间。另外,很多案例已经更新为有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案例,引导读者主动将理论和现实联系起来,获得更好的记忆和学习效果。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最新译本,翻译排版较1999年华夏出版社的译本有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不足。这种不足主要源自译者对金融市场的认知不足,例如不少术语使用的是港台译法,还有一些内容则是因为译者缺乏相关常识。随便举个例子,美元指数本应是贸易加权指数(trade-weighted),但译者将其译为“交易加权指数”,他或许根本不明白美元指数是怎么编出来的。 总而言之,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那位译者给人的感觉是离市场很远,容易让初级读者在阅读一部分内容时感到困惑。因此潘大建议,如果读者不是很在意第7版的一小部分新内容的话,可以考虑<a title="《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6版),人民邮电出版社购买人民邮电出版社的那本译作,那本书虽然我没有看过,但从绪论和目录来看,感觉要更好一些。一般人用母语阅读的速度总是最快的,译著的核心价值在于能为读者节约阅读的时间,很多地方很难苛求,如果你的时间很充裕,也可以直接阅读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影印版 http://www.create.hk/archives/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