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期权课程设计
❶ 如何进行玉米期权交易
推动实体经济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一直是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最大难点,如今在主产区,大多数农民和基层干部还是不清楚什么是农产品期货。
“农民不懂期货,但期货市场与农业的联系却日益加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振说,以玉米为例,玉米是我国产量最大的粮食品种,也是我国产业政策调控的焦点。临时收储制度改革以来,市场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随着价格波动的加大,产业链各类经营主体的避险需求大幅增加。
2016年,东北三省一区取消了执行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有效激活了现货产业链,但也使玉米种植者直接面临现货价格波动风险。统计数据显示,临储政策取消后的首年,长春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便从2016年初的1800元/吨持续下跌至2017年春节前的1160元/吨。
“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民需要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日益凸显的价格风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北京分公司客户营业部王振说。
市场人士认为,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玉米种植者、贸易商、下游饲料养殖以及深加工企业都面临着更多挑战,玉米期权是原有期货工具的重要补充,将为相关产业主体提供重要的“保险”工具。
期权也称选择权,是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期限内,按照事先确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某种特定商品或金融指标的权利。相对于期货来说,期权买方在锁定风险的同时,还能保留获得收益的可能,最大可能损失为权利金,最大收益却不受限制。
❷ 期货期权例子
55+(1090-1080)-(1097-1080)=48
锁单其实是相当没意思的事,锁单就已经锁定了利润或亏损,只是再多出一次收续费而已(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当然高兴你这样做).有其锁单,不如直接平仓了结.
❸ 大佬们救救孩子的作业:金融产品设计(用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deriativefinancialinstruments),又称派生金融工具、金融衍生产品等,顾名思义,是与原生金融工具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在原生金融工具诸如即期交易的商品和约、债券、股票、外汇等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从传统金融工具中派生出来的新型金融工具。股票期货合约,股指期货合约,期权合约,债券期货合约都是衍生金融工具。
编辑本段特征
1、跨期交易
2、杠杆效应
3、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4、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共存
编辑本段分类
衍生金融工具 图书
(一)按基础工具种类
1、股权式衍生工具
2、货币衍生工具
3、利率衍生工具
(二)按风险—收益特性:
对称型与不对称型
(三)按交易方法与特点:
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
编辑本段作用
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加速经济信息的传递,其价格形成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金的有效流动,还可以增强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有分割,转移风险,提高金融市场经济效率的作用。
1.投机获利
2.套期保值
对于未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或已按成本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不包括套期工具),应当在首次执行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编辑本段影响
信用风险对形成债务双方都有影响,主要对债券的发行者、投资者和各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有重要作用。
1对债券发行者的影响
因为债券发行者的借款成本与信用风险直接相联系,债券发行者受信用风险影响极大。计划发行债券的公司会因为种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因素而大大增加融资成本。例如,平均违约率的升高的消息会使银行增加对违约的担心,从而提高了对贷款的要求,使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即使没有什么对公司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经济萎缩也可能增加债券的发行成本。
2对债券投资者的影响
对于某种证券来说,投资者是风险承受者,随着债券信用等级的降低,则应增加相应的风险贴水,即意味着债券价值的降低。同样,共同基金持有的债券组合会受到风险贴水波动的影响。风险贴水的增加将减少基金的价值并影响到平均收益率。
3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当借款人对银行贷款违约时,商业银行是信用风险的承受者。银行因为两个原因会受到相对较高的信用风险。首先,银行的放款通常在地域上和行业上较为集中,这就限制了通过分散贷款而降低信用风险的方法的使用。其次,信用风险是贷款中的主要风险。随着无风险利率的变化,大多数商业贷款都设计成是是浮动利率的。这样,无违约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而当贷款合约签定后,信用风险贴水则是固定的。如果信用风险贴水升高,则银行就会因为贷款收益不能弥补较高的风险而受到损失。
编辑本段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CreditRisk)是银行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
衍生金融工具 图书
一种风险,也即为借款者违约的风险。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Derivatives)发展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业内人士估计,信用衍生市场发展不过数年,在95年全球就有了200亿美元的交易量。 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①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②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并且与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产品的质量诉讼。举一具体事例来说:当人们知道石棉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的事实时,所发生的产品的责任诉讼使Johns-Manville公司,一个著名的在石棉行业中处于领头羊位置的公司破产并无法偿还其债务。
编辑本段衍生工具
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合约,提供与信用有关的损失保险。对于债券发行者、投资者和银行来说,信用衍生工具是贷款出售及资产证券化之后的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信用衍生工具主要有信用互换(CreditSwaps)、信用期权(CreditOptions)和信用关联票据(Credit-LinkedNotes)三种主要形式。
1信用互换
信用互换是双方签定的一种协议,目的是交换一定的有信用风险的现金流量,从而以此方式达到降低金融风险的目的。信用互换是一种非零售的交易,每个互换合同资产约为2500-5000万美元,合同资产可以从数百万元到数亿元,期限从1到10年均可。
2信用期权
信用期权是为回避信用评级变化风险而设计的信用衍生工具,信用期权有类似于保险的套期保值的功能,可以防止因为企业信用评级的向不利于自己的方向转换而带来的损失。信用期权的主要特征与其它金融资产的期权相同,都是一种在约定条件(例如:特定时刻,特定情形)下以约定价格买(或卖)某种一定数量对应资产权利。
3信用关联票据
信用关联票据是信用衍生工具的另一类型,债券发行者可以以之作为回避信用风险的一种工具。信用关联票据是由一个普通的债券和信用期权的一个组合。对于一个普通债券,信用关联票据承诺在一定的条件下,给付投资者相应的利息。例如,某信用卡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债券。为降低信用风险,公司可以采取一年期信用关联票据形式。此票据承诺,当全国的信用卡平均欺诈率指标低于5%时,偿还投资者本金并给付本金的8%的利息(高于一般同类债券利率)。该指标超过5%时,则给付本金并给付本金的4%的利息。信用卡公司则是利用信用关联票据减少了信用风险。若信用卡平均欺诈率低于5%,则公司业务收益很可能提高,公司可付8%的利息。而当信用卡平均欺诈率高于5%时,则公司业务收益很可能降低,公司则可付4%的利息。某种程度上等于是从债券投资者那里购买了信用卡的保险。债券投资者则因为可以获得高于一般同类债券的利率而购买。
4信用衍生工具的风险及其监管
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减少信用风险的同时,也给客户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并引起了相应的监管问题。正如其它柜台交易产品一样,信用衍生工具为法人间的金融合约。这些合约会使客户有操作风险(Operatingrisk)、交易对方风险(Counterpartyrisk)、流动性风险(Liquidityrisk)和法律风险(legalrisk)。另外,对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和规范不完善也限制了信用衍生工具市场发展。
衍生金融工具 图书
5中国银行业应用信用衍生工具思想管理信用风险的初步设想
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金融衍生工具曾经发表评论说:“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批衍生产品提高了金融效率,这些衍生合约的经济功能是使以前被绑在一起的风险分解成不同的部分,而把一部分风险转移给那些最愿意承担和管理这些风险的人……”。信用衍生工具之所以有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满足了一种重要的商业需求,为银行、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以较低成本管理信用风险的有效工具。
尽管中国尚未开办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但是利用信用衍生工具的思想和操作方式在管理中国信用风险过程中同样有积极意义。1997年底,中国专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已占贷款总量的20%左右。尽管造成巨额不良贷款有经营机制和非金融原因,但也说明中国金融领域存在相当大的信用风险。往往在金融活动中的借款尽管有抵押的要求,但违约仍然发生,对抵押品在违约后处理同样显得被动和烦琐。在中国当前信用风险相当大的情况下,采用信用衍生工具的思想管理中国信用风险,把对贷款偿还违约和其他信用问题的被动承受变成主动控制,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思路。
❹ 怎么做玉米期货
CBOT的玉米期货市场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CBOT完善的玉米产品设置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1985年,CBOT成功推出玉米期权合约交易,有效地强化了玉米期货合约在CBOT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地位,为期货投资者提供了更有效的保值工具,使保值更加精准;同时,玉米期权这种更具金融色彩的衍生工具的推出,吸引了更多的玉米产业外的投资者参与,也有效地促进了玉米期货交易规模的扩大。CBOT玉米期货与期权市场的相互配合和促进,有效地保证了玉米交易规模在CBOT农产品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4.2 科学合理的交易交割制度和自律监管体系是CBOT玉米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保证
经过50余年的发展,CBOT形成了一套适合玉米期货交易的合理的交易交割规则和自律监管体系,为玉米的期货交易创造了良好的交易环境,促进了玉米期货市场的发展。
CBOT在制定交易和交割制度时,充分考虑到美国玉米现货贸易,制定了相对宽松的制度,如与现货习惯完全一致的沿依力诺依河装运单交割体系、近交割月不加收保证金并放开涨跌停板等制度,以适应市场参与者对于期货市场的需要,使期货市场始终处于低成本的运行状态,直接促成了玉米期货交易的高度活跃性。美国玉米市场在1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起一套完善而科学的监管体系,如大户报告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以及稽查等制度,保证了玉米期货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性,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增强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❺ 玉米期货的玉米期货
1.1 年成交量在诸多农产品品种中保持前列
玉米是CBOT最早的交易品种,也是最重要、最成熟的交易品种之一,很受投资者的青睐。20世纪70年代之前,玉米期货在CBOT总成交量的比例在5%~30%内大幅波动;70年代以后,玉米交易量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并保持稳定在30%~40%内窄幅波动,玉米期货也在此期间确立了CBOT农产品品种中的领先地位。
1.2 CBOT玉米期货价格走势稳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一个成熟的期货市场而言,其价格走势的理想状态是活跃而不失平稳。根据1992年以来CBOT玉米的年内价格波动情况分析,玉米期货价格最低为192.25美分/蒲式耳,最高为382美分/蒲式耳,价差近1倍。同时,其价格走势又不失稳健,在1992-2001年的10年间,玉米年内价格波动幅度最高为125.5美分/蒲式耳,最低为8.39美分/蒲式耳。相对其他品种,玉米价格的年内变化相对平缓。
1.3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玉米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得到良好发挥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性是衡量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选取1991年9月-2002年10月CBOT 3月期合约的月末收盘价和美国玉米的现货价格,并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CBOT玉米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875,这表明二者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1.4期货合约成为玉米及其相关产业进行保值的重要工具
根据美国期货监管机构CFTC的统计,CBOT玉米期货一半以上的交易来自玉米及其相关产业的保值交易,如农场主、养殖厂等。这表明CBOT玉米期货市场拥有了相当可观的市场规模,而且其流动性以及价格发现功能发挥良好,得到了有关现货企业的认可和青睐。 CBOT玉米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其良好的外部市场和政策环境是分不开的,发达的玉米现货市场、美国政府的市场化玉米产业政策及美国政府对玉米期货市场的主动利用,保障了美国玉米期货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2.1 美国是全球玉米生产、消费和贸易中心
美国是世界上玉米产量最大的国家,玉米播种面积占世界玉米总面积的1/4,总产接近世界总量的1/2,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的2/3。这一现状决定了美国玉米现货商对于玉米价格的敏感性要比其他国家强得多,使美国玉米期货市场具有世界上最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巨大的影响力,这是影响美国玉米期货市场持续活跃的根本因素。
2.2 美国玉米产业具有完善的检验体系和仓储运销体系
美国粮食检验实行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体系。完善的质量监督、行业组织和运销体系构成了美国玉米现货市场高效合理运作的基础,市场参与各方可以各司其职,管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在此基础上,CBOT可以从容面对一些在国人看来是较难处理的问题,直接沿用现货市场的标准和通行做法,而不必通过期货市场来规范现货市场秩序、矫正现货市场的一些不合理做法,只需做好期货市场的本职工作。
2.3 美国玉米加工产业发达
美国生产的玉米多数用于生产配合饲料,用作饲料的谷物中玉米约占90%,每年饲料工业消耗的玉米大约占玉米总产的60%左右。美国中西部玉米带的几十个州是美国饲料的主产区,同时这些地区的畜牧业也非常发达。在美国,玉米除了主要用于饲料工业外,在食品及轻工等行业也广泛应用。美国玉米加工利用的特点是规模大、品种多、产品附加值高,已开发的玉米加工产品达数千种。在消费产品中玉米作为原料或配料每加工一次,都增加了玉米的经济价值;提供和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增加了生产商、运输服务商、零售商及供应商的收入。 美国政府放开玉米产业政策是CBOT玉米期货市场成功运作的重要保证。CBOT玉米期货市场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息息相关;CBOT玉米期货市场的发展也为美国政府利用玉米期货市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3.1 美国政府支持自由竞争的玉米市场
二战后由于美国实行政府指导价,降低了套期保值的需求,减少了吸引投机者的价格波动,如1948-1965年,玉米价格由政府支持价格和存货管理政策主宰,此期间的玉米期货交易量大幅下降。美国政府已经逐渐取消政府干预粮食价格的行为,偶尔采用控制库存的方式实行支持价格,玉米现货市场是一个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为玉米期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2 美国政府加强玉米产业政策的支持
由于美国玉米生产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经常出现过剩问题,因此,美国粮食政策在玉米生产方面的基本目标是限制生产,同时对农民实行收入支持,使其保持一个稳定的收入水平。例如,1983年实行的玉米休耕计划就是一种实物形式的直接补贴。这一措施在补贴农民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政府大量玉米库存的负担。1996年4月美国颁布了新的农业法案,废除了实施多年的农产品保护价格和生产不足补贴,取消了玉米休耕计划,并规定从1996年开始逐步减少,直至2002年完全取消政府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从而使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与农产品价格及农民生产计划脱钩,给予农民更大的生产决策权,使农业生产更加依赖于市场。新法案的实施改变了美国原有种植结构,1996年新法案实施当年,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就比上年扩大了13%。
3.3 美国政府对玉米期货市场的利用推动了美国玉米期货市场的持续发展
美国政府一开始对于初期农产品期货市场也是持否定和不认可态度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政府对于期货市场的认识是负面的,甚至企图禁止和控制。其后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期货市场的合理性才为美国政府所认识,政府对于期货市场的政策开始松动。如在套期保值的规定方面,1968年赦免的范围放宽至相关产品的套期保值,数量增加至一年的生产需求。1976年赦免的范围再次放宽:允许通过小麦期货为未来的面粉需求做套期保值,通过玉米期货为未来玉米加工产品做套期保值,通过玉米期货为出售玉米种子和甜玉米做套期保值以及通过成品期货为原材料头寸做套期保值。从发展情况看,只要交易者以持有现货为运作基础,就可以不断得到套期保值的机会。
在对期货市场功能有了一定认识后,美国政府开始加强了对玉米期货市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两条途径进行:第一是直接利用。政府部门在制定宏观政策时,将期货价格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如美国政府在确定土地休耕和农产品补贴政策时,就重点参考了CBOT相关产品的价格。第二是间接利用。主要是指政府及有关组织进行宣传时,向农民及有关各方从正面宣传期货市场。 期货 期权
交易单位 5000蒲式耳一个CBOT期货合约交易单位(5000蒲式耳)
最小变动价位 每蒲式耳1/4美分(每张合约12.50美元) 每蒲式耳1/8美分(每张合约6.25美元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各10美分(每张合约500美元),现货月份无限制 每蒲式耳不高于或低于上一交易日结算权利金各10美分(每张合约500美元)
敲定价格 每蒲式耳10美分的整倍数
合约月份12、3、5、7、9 12、3、5、7、9
交易时间 上午9:30-下午1:15(芝加哥时间),到期合约最后交易日交易截止时间为当日中午 同期货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最后营业日往回数的第七个营业日 距相关玉米期货合约第一通知日至少5个营业日之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五。
交割等级以2号黄玉米为准,替代品种价格差距由交易所规定
合约到期日 最后交易日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六上午10点(芝加哥时间) 4.1 合理的合约设计
4.1.1 玉米期货合约
设计完全符合期货运行规律的基本要求,符合合约标的物——玉米的生产经营特点,而且期货合约的设计也能够有效满足期货交易者进行套期保值和风险投机的实际需要。例如,合约规格为5000蒲式耳,这与玉米现货的主要运输工具——驳船的运输容量一致;CBOT合约月份的设置参考了美国玉米作物生长周期;合约周期的延长参考跨年度保值的需求;合约交割标准品替代品的设计及升贴水数值的确定充分考虑到美国玉米现货市场的质量分布状况及现货实际等。
4.1.2 玉米期权合约
CBOT的玉米期货市场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CBOT完善的玉米产品设置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1985年,CBOT成功推出玉米期权合约交易,有效地强化了玉米期货合约在CBOT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地位,为期货投资者提供了更有效的保值工具,使保值更加精准;同时,玉米期权这种更具金融色彩的衍生工具的推出,吸引了更多的玉米产业外的投资者参与,也有效地促进了玉米期货交易规模的扩大。CBOT玉米期货与期权市场的相互配合和促进,有效地保证了玉米交易规模在CBOT农产品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4.2 科学合理的交易交割制度和自律监管体系是CBOT玉米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保证
经过50余年的发展,CBOT形成了一套适合玉米期货交易的合理的交易交割规则和自律监管体系,为玉米的期货交易创造了良好的交易环境,促进了玉米期货市场的发展。
CBOT在制定交易和交割制度时,充分考虑到美国玉米现货贸易,制定了相对宽松的制度,如与现货习惯完全一致的沿依力诺依河装运单交割体系、近交割月不加收保证金并放开涨跌停板等制度,以适应市场参与者对于期货市场的需要,使期货市场始终处于低成本的运行状态,直接促成了玉米期货交易的高度活跃性。美国玉米市场在1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起一套完善而科学的监管体系,如大户报告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以及稽查等制度,保证了玉米期货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性,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增强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面对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以及中国国内饲料企业的国际化浪潮,我们更应该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东西。“师夷长技以制夷”,愿我们的饲料企业在改革的大潮中,快速成长为以科技和资金为基础,以现代金融工具为翅膀的现代先进企业。
❻ 我们期权与期货的课上,老师让我们设计一个期货期权类的产品,怎么设计啊,随便设计一个都可以,求帮助!
顺道鄙视鲜胖子的有道翻译
❼ 期权期货保证金问题
这是期货的保证金,不是期权的保证金,相对来说简单多了,在第一问中是盈利的,第二问中浮亏。
❽ 关于期货期权问题,精通这一块的大神求回答
期货市场其实就是转让标准化合约的一个市场
标准化合约是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销售大豆的公司不是合约制定方
这样就不难理解了,在期货市场买卖的是标准化期货合约,买入大豆合约的意思是买入了一个将在未来某一个时点购买10吨大豆的合同;同样对手盘就是卖出大豆合约,即在未来的那个时点出售10吨大豆的合同(这个就是充当的卖方)
这样这个疑惑就很简单了,简单来说就是撮合两方签合同
另外就是期货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参与方,其一为真的想买大豆的企业(比如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有真的想卖大豆的企业(初级农产品供应商),他们两个是以现货交割为目的而签合同的,可以规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这个是套保;其二为投机客,自己手里也没有大豆,也不想买大豆,纯属就是为了赚差价而签合约。
❾ 有关期货期权的问题
买入看跌期权,此时成本就是250。
买入看跌期权,然而到期日价格上升,此时可以选择购买或者不购买,也就是行权与否,此时当然不行权,那么损失就是期权购买成本,250.
买入期权最大损失就是期权费,卖出期权理论损失无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