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对螺纹期货影响
㈠ 中美贸易战开打期货领域将受哪些影响
农产品期货受影响比较大。
㈡ 贸易战对期货有什么影响
钢铁行业——暗度陈仓,不必忧虑
由于美国对我国钢铁钢材出口持续“双反”,我国出口至美国的钢材量在近几年中占比都较低。2017年美国共进口钢材3593万吨,进口中国钢材产品78.4万吨,位居第11位,仅占美国进口总量的2.2%。近几年中国钢材出口走的“暗度陈仓”路线,具体来说就是先出口到东南亚地区,然后间接出口到美国,或出口到韩国继续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国,这些钢材的出口总量甚至要大于直接出口至美国的总量。我国现货市场还是以内销为主,出口量几乎低到可以忽略。我国内需依然较好,不必过分忧虑,我国整体经济形势依然较好,内需强劲。
新能源行业——影响有限,持续关注
2017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表现突出,出口量达到10.6万台,其中机动车的出口占比达到10.01%;2017年新能源车出口金额达到了3.27亿美元。分出口国来看,2017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纯电动乘用车为214台,金额达到165万美元;向美国出口的插电混动乘用车为1042台,金额为6115万美元,在所有出口国家中美国排位第一。
中国一些自主品牌想要进入美国市场的战略步伐可能受到影响。但美国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地,同时自主品牌不使用美国的技术和零配件,对销量的影响很少,反而特斯拉等美国品牌进入中国可能会被征收高额关税。“早在双反的时候,美系车部分车型就很受影响,美国这么大力度贸易战的话,汽车行业肯定会受到波及。早在2011年,商务部宣布对产自美国的部分大排量进口汽车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涉及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及奔驰、宝马、本田的美国公司等企业。”
全球油气行业——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对于油气行业来说,整条石油供应链上,管道、平台、石油钻机和加工设备都依赖于钢铁。美国油气管道进口钢铁用量占用于建设项目的钢铁总量的四分之三。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很可能对液化天然气(LNG)新项目的投资造成破坏。LNG项目向来耗资颇巨,通常需要买家以固定价格作出长期承诺,以便为开发商提供财务上的确定性。若缺少了这份保障,开发商或许就不会为LNG终端项目开绿灯放行。
贸易战可能拖垮全球经济。尽管地缘政治危机令上周油价走高,但随着中美展开贸易对决,股市情况一落千丈,能源股同样大跌。目前,市场已经有所猜测,认为特朗普的贸易战对全球经济增长而言不是个好消息。受此影响,油价也将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汽车产业——汽车无妨,零件遭殃
因为中美进出口汽车现在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进口车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2017年中国进口车型排名前十的企业中,美系车企仅有林肯品牌。而林肯在2017年进口到中国市场的数量为6.47万辆,同比增长78.5%。此外,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2017年进口到中国的数量是1.7万辆,同比增长51.6%。相比于中国市场年销超过2000万辆的基数而言,中美汽车进口市场的变动对于整体车市的影响不会太大。
但是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汽车零部件很多都是来自国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口原材料在中国生产后出口,因此影响的波及面世相对较广的。
通讯行业——依存度低,影响有限
由于美国对华一直保持严禁美国运营商使用中国通信主设备产品的政策,所以华为、中兴等的通信网络设备在美基本没有销售,市场依存度低,贸易战对其影响不大。
化工行业——短期影响,问题不大
中美贸易战会增加化工行业及其上下游的贸易成本,但短期看对化工行业影响较小,本次调查可能涉及的产品集中在机电、通讯、信息技术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方面,而化工领域主要为基础原料,较少涉及到技术纠纷,而国内新材料又主要瞄准的是进口替代;而且,2017 年中国与美国在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方面的贸易逆差为7 亿美元,不存在贸易顺差,我们本次301 调查暂时对化工行业影响较小。
纺织服装行业——订单转移,冲击很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同时,纺织品服装出口也是我国贸易出口的重要组成。纺织品服装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维持在13%左右的水平。在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前10大市场中,美国占第一位,中国和美国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上有巨大贸易顺差。目前美国对这个行业关税不是很高,如中国服装常见产品类关税一般在10-20%左右,这些产品的关税若提升至45%将对出口带来较大影响。美国的贸易伙伴很多,除了中国外,它可以从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进行采购,很容易会发生订单转移,作为贸易战中美国强有力的一张牌,纺织服装行业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农产品行业——尚未开战,已成重灾
在美中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农业大宗商品俨然成为战火的主攻区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大宗商品购买国,主要满足饲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等需求。中国目前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也是美国最大的大豆买家,大豆也是美国出口向中国的最大农产品。据美国大豆协会统计,每年美国农民生产的大豆有1/3销往中国,总价值约为140亿美元。该协会周四声明称,如果中国打击报复大豆领域,将令很多美国农民失去赚钱能力、无法生活。因此,中国如果对美国的大豆和猪肉施加贸易报复,会因需求减少而压低美国相应农产品价格。在今年阿根廷因干旱减少豆粕出口的外部因素影响下,美国豆粕价格面临上行压力,进而增加美国养猪农户的生产成本。
军工产业——全天强势,主力热捧
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引起了全球市场的较大动荡,但越是市场情绪大幅波动时,越需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从长远来看,此次中美贸易冲突将推动中国进一步加大国内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竞争力。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军工产业是最不受其影响的板块之一,应当获得超额收益。3月24日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成功执行一架次试飞。此外,随着近期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波音作为美国最大出口商,存在被中国纳入中止减让产品清单的可能性,C919产业链有望间接受益于贸易战升级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
电子行业——一定影响,观望态度
大陆对美出口中电子终端比重较大,但国产品牌在美销售较少,2017 年大陆对美出口电子和通讯产品总金额约为1600 亿美元,约占对美出口总额的35%。总体而言大陆对美的消费电子产品出口以外资品牌组装代工为主。国产品牌市场开拓仍集中于北美以外地区,其供应链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小。
组装代工环节存在外迁可能,上游零组件仍趋于向大陆集中,在“贸易战”背景下,关税将成为电子产品组装环节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过去十年,大陆电子产业已完成中低端领域的进口替代,同时正迎来历史性的产业升级机遇,我们判断低端的组装环节未来或将出现外迁的趋势(例如印度上调手机关税后部份手机厂将组装环节迁至享受关税优惠的印尼)。而凭借资本优势、工程师红利等有利因素,大陆零组件企业有望向中高端产品线升级,持续提高产业话语权。
中国是美国电子公司的重要市场,美国对华出口中,电子信息类产品的比重约为40%,其中高端芯片、核心设备等是主要的电子产品,如果“贸易战”发酵,对以上美企亦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
㈢ 贸易战对国际期货哪些品种影响比较大
贸易战对国内期货的影响是工业品价格下跌,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际期货的影响则恰恰相反,工业品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下跌
㈣ 中美贸易战的开始与到现在为止的情况,最好有往期新闻
美国历史上曾5次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基本都是同样的结果。但此次中美贸易战,美国总统特朗普采取了不同于往届美国政府的策略。
更多资讯,请下载Wind金融终端APP
来源:Wind金融终端APP
2010年美国曾对中国发起“301调查”,而此轮调查则始于2017年,恰逢“七年之痒”。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2日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来自中国的600亿美元(约合3800亿元人民币)产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3月23日,商务部表态称拟对自美国进口的3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
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2日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特朗普在白宫签字前对媒体说,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
对此,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回应称,中方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惧怕贸易战,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如果美方执意要打,我们将奉陪到底,并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301调查决定发表谈话表示,中方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害怕贸易战;任何情况下,中方都不会坐视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已做好充分准备,坚决捍卫自身合法利益;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希望美方悬崖勒马,慎重决策,不要把双边经贸关系拖入险境。
商务部条法司司长陈福利则表示,下一步将密切关注301调查有关进展,一旦美国有关措施实施,中国会坚决出手。
此外,中国商务部3月23日早间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其中计划对价值30亿美元的美国产水果、猪肉、葡萄酒、无缝钢管和另外100多种商品征收关税。
该清单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一方面,美国本身也会遭到重大的经济打击,根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即使发生短暂的贸易战,美国私营领域也将失去130万个工作岗位,占私营领域总工作人数的1%。另一方面,美国总统的最大权限只能在150天的期限内,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不超过15%的关税,国会对于15%以上的关税提议具有否决权,而国会和商界的关系不可忽视。作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可以凭借对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机电、航空器等行业的贸易反制,拥有与美国谈判的地位,这些贸易反制可能使得关税提议遭到来自美国商界的反对。
中美如果发生贸易战,其实都不是以单纯的贸易保护为目的,特朗普希望如果提高关税逼迫人民币升值或高端制造业回流,中国贸易反制也是希望拥有谈判的筹码换取中国深化改革的时间。正是因为各自的意图都不在贸易本身,发生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不高,未来可能更常见的是中美之间局部、逐步发生的贸易摩擦。
对中国影响几何?
考虑到此次争端可能最终走向“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市场普遍谨慎乐观。
海通证券表示,无需太过恐慌,市场中期趋势取决于基本面。备忘录的焦点在知识产权和高科技领域,近期累积了一定涨幅的科技类股压力偏大,借机去伪存真,2月以来回调盘整的价值类股,估值盈利匹配度较好。
中金公司同样认为,积极应对短期可能的冲击,中长期不必过于悲观。其报告分析称,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从净出口层面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尤其在近期对增长分歧较大的时点,对短期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可能带来一定影响。中长期的具体影响程度还要视后续贸易战的广度和深度来判断,但考虑当前中国内需的韧性以及较为充裕的政策缓冲余地,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及资本市场表现不必过于悲观,短期市场如若出现连续且幅度较大的过度调整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进入时机。
此外,国际权威评级机构也认为这场贸易战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有限。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发表最新观点认为,美国对中国500-600亿美元商品加关税的行动,不太可能对中国或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能够解决与美国的关税问题,但贸易风险将增加。
惠誉表示,6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对美商品出口总额的2.5%左右,或中国GDP的0.5%,但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小得多。由于缺乏替代品,这些货物最终还是会去美国,而其他商品可能会转移到不同的市场。美国对中国目前500-6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的措施,对中国GDP增速的拖累不会超过0.1%。
惠誉表示,零星的保护主义措施在近几个月已经升级为“更具破坏性的贸易战争”。目前更大的风险在于美国最终对中国全面征收关税。美国占中国出口总额的近五分之一,相当于中国GDP的3.6%,所以广泛的关税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也会因供应链的关系在亚洲其他地区造成连锁反应。此外中美贸易战也会破坏全球投资者信心。
穆迪则表示,中国企业的评级不会受贸易争端影响。根据初步评估,美国政府迄今为止宣布的措施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但如果有大范围的保护主义措施出台,对其评估就可能有变。
穆迪声明称,与10年前相比,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下降;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也比10年前低很多--2015-2016年平均为0.1个百分点,2005-2007年平均为3.4个百分点。
目前已宣布的行业性关税不会对中国出口造成实质性伤害,因为这些行业对美国市场出口有限,包括对光伏面板、洗衣机、钢铁和铝征收的关税。如果美国大幅扩大关税范围并采取广泛的保护主义措施,负面影响将会更大。
穆迪称,提高对双边而非多边贸易安排的重视,将对亚洲经济体构成信用利空。
㈤ 中美贸易摩擦将如何影响有色金属期货
SMM网讯:中美贸易摩擦,虽然从有色金属市场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实质上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也有必要深入分析中美贸易摩擦中贸易部分的影响,以及其对平衡表的影响。
贸易摩擦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对铝产业链的影响最大。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使得市场风险偏好明显降低,波及商品、股票和外汇等市场。
从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和国内的提高关税回应,可以看出贸易摩擦短时间内不会平息,大概率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期间的影响或呈阶段性脉冲式影响,对基本面行情判断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中美铝行业贸易摩擦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铝产业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直接针对进口铝产品的关税加征。二是针对进口商品额外关税征税对中国国内铝需求的减弱。
(1)直接影响
从直接影响来看,铝材产品直接出口美国占消费比例约为1.86%,而目前内外比价处于低位,将有利于出口的增加,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贸易关税的加征对铝产品的出口影响并不算大。 美国提高铝进口关税,其核心逻辑在于美国不断提升的铝产品进口依赖度。
根据WBMS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铝产量仅为74万吨,是10年前的30%不到。而去年美国铝材进口量超过600万吨,就美国铝材供应而言,进口依赖度高达88.9%,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升高。美国进口铝产品以原铝和初级铝加工产品为主;以2017年美国铝供应来看,从主要来源国进口原铝474.5万吨。由于金属铝特有的物理性质,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电力、机械制造等行业,同时长期作为关键材料使用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国家核心领域。因此,愈发提升的进口依赖度,对于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造成一定潜在风险。美国政府针对进口铝产品的关税加征,主要是想引导本土铝产业复苏,提升美国国内铝冶炼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而对于中国铝出口来说,原铝的出口需要加征15%的关税,也就是说明我们国家并不支持原铝的出口。而铝材等需要经过加工的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出口可以享有一定的退税,因此出口主要以铝材的形式。虽然贸易摩擦的阴云一直高挂,但是低位的沪伦比值依然刺激出口订单大幅增长,特别是除美国以外的正规铝材和变相出口铝材订单大幅增加。海关数据显示,4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超过45万吨,环比基本持平,而5月出口量为48.5万吨,为2014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另外,海外铝市场供应缺口明确,而且不确定性也依然存在。具体而言,海外海德鲁巴西氧化铝厂停产依然持续,基于供需匹配,海外氧化铝供应减量将影响电解铝原料供应;去年海德鲁巴西氧化铝厂生产氧化铝640万吨,今年计划削减一半产能,影响320万吨氧化铝。再者,俄铝事件仍有可能再度发酵;美国财政部只是表示美国将延长对俄铝制裁下的业务暂停至10月23日,并没有明确表示要取消制裁;俄铝目前390万吨电解铝产能,1050万吨氧化铝产能,9万吨铝箔产能;2017年电解铝产量为370.7万吨,销量395.5万吨;若到三季度结束俄铝仍未取得美国取消制裁或再度推后暂停制裁的决定,海外电解铝价格或再度上涨,预计沪伦比值或将再度下探,推动国内铝制品出口。 因此,预计年内我国铝材出口将同比增加,美中贸易战对我国铝出口一块影响不大。
(2)间接影响
从间接影响的角度来看,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合计价值5060亿美元,其中电子产品占26.9%,医疗设备占6.4%,电视机及显示器占4.5%。这些产品或多或少需要铝制品组装,美国对这些产品出口加征关税,或将影响这类产品的出口,从而传导到铝行业,对电解铝终端消费或将有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国内宏观经济影响。然而,我们认为中国有充分的条件减弱贸易战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具体到国内铝消费来看,铝终端产业包括房地产建筑、交通运输、电力、包装等行业。随着年初至今的房地产、基建方面施工工地开工、电网建设进展有条不紊,叠加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我们预计房地产、基建、汽车方面对电解铝消费仍具有一定提振作用。汽车方面,虽然汽车产量增速逐渐放缓,但依然对汽车用铝量的增长保持较乐观的看法,一是汽车产销量在多年高增长的情况下,同比基数变大:2017年全年汽车产量2907万辆,与2016年的2800万辆相比增长107万辆;二是汽车轻量化对铝合金的需求增长的支撑,使得汽车行业对铝的需求增速依然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同样,房地产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房屋新开工面积等数据仍然处于稳定增长,将有效提振铝的下游消费。 从消费结构角度来看,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口优势。我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消费潜力,即使不依靠出口增长,中国经济仍有能力保持稳定增长。改革开放40年来,工业化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但是中国的消费相对滞后;鼓励国内消费,既让中国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也有利于应对美国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中国有潜质成为世界新的消费中心,加快推进城市化,是鼓励消费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中国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仅为56.8%,未来30年,中国会有超过20-30%的人口在城市定居。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可以降低对外需的依赖,给国内经济带来合理而又更高质量的增长。中国要从出口大国转变为消费大国,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如城市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的减税、放开进口等措施。
中美摩擦对其他有色品种的影响
锌: 中国锌锭出口量较小,2018年1-3月累计出口量仅3500吨,在过去四年里,出口至美国的锌锭月均出口量在300-600吨左右。锌锭在中美贸易规模十分低,此次贸易摩擦对锌锭以及锌合金影响微乎其微。出口量稍多的体现在镀锌板上,2017年镀锌板出口数量为932万吨,主要出口至韩国、越南等国家,出口量分别为135万吨以及115万吨,2015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镀锌板60万吨,但同年美国钢铁企业代表向美国商 务部请求发起对中国的镀锌板产业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此后出口量一路大滑。镀锌板主要应用于汽车外壳。今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再增税25%,实际上7月6日后实际美国进口车的关税为40%。预计贸易战对锌的影响或将从终端汽车上间接体现。
铜: 我国为精炼铜的净进口国,整体中美贸易摩擦对铜价的实质影响不大。
镍: 中美贸易战主要对中国镍下游消费产生较弱影响,以不锈钢行业为例。2017年中国不锈钢出口量395万吨(占中国总产量的15%左右),出口至美国的占比仅1.5%左右。美国不锈钢产量275.4万吨,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产量来填补中国进口量的缺失。而至于美国针对进口商品额外关税征税对中国国内不锈钢需求的减弱影响存在,主要表现在对电子产品、医疗设备、电视机等主要加征关税类商品的不锈钢用量端产生一定压制,继而影响全年国内不锈钢消费量,再传导到镍需求端。但是今年全年国内及海外原生镍供应缺口确定,镍价仍然长期处于上涨通道内。 目前美国对中国未来或将加征4000亿美元进口中国商品的关税,而中国去年全年进口美国商品仅1300亿美元。中国接下来如何接招,值得关注。在全球化的今天,贸易摩擦没有赢家,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贸易关系恶化,不仅会伤害到中国,也会伤害到加拿大、西欧等美国的盟友,也包括美国的企业。未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将不断扩大并呈常态化,中国应按照既定的节奏,以人民为中心,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坚决执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经济,加快中国现代经济体系。而国内有色产业发展可统筹考虑国内产业发展与海外生产能力布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国内产业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对出口目的地进行战略性调整,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南亚、东南亚及东欧市场。
[转载需保留出处 - 上海有色网] 中美贸易摩擦对有色金属的影响
㈥ 中美贸易战对期货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主要影响农产品期货。
㈦ 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对商品期货有何影响
已经反映出来了,大跌啊,但是目前局势已经有所缓和
㈧ 中美贸易战给期货投资带来哪些影响
从以往历史经验来看,中美经贸战开打的主要方式或领域可能集中在下述四个方面:
首先,中美钢铁贸易摩擦恐难以避免。紧随其后的产业可能会是乘用车轮胎、光伏产业等中美贸易摩擦较为集中的产业。再次,谨防美国单方面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最后,排斥中国企业的投资和产业保护主义倾向将越来越严重
㈨ 中美贸易战对期货的影响,会影响到哪些期货品种
利多农产品,利空钢铁有色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