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对期货有影响
『壹』 南方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对农业股有什么影响
影响如下:
1、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加强了嫌气过程,产生有毒物质,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2、洪涝灾害由暴雨引起的洪涝淹没作物,使作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进行而发生各种伤害,淹水越深,淹没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流泛滥,不仅危害农作物、果树、林业和渔业,而且还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3、我国历史上的洪涝灾害,几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1954年7月长江流域大洪涝,1963年8月河北的洪水,1975年8月河南大洪涝,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等,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1)洪涝灾害对期货有影响扩展阅读:
降雨中心主要位于江南中部到华南西部和北部一带,像浙江中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普遍有大到暴雨,其中广西、湖南、江西的一些的部分地区会有大暴雨。
多轮强降雨雨区存在一定的叠加,持续性强降雨天气会导致雨区土壤过湿、农田渍涝灾害将加重,对早稻孕穗和抽穗开花以及棉花和玉米等旱地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强降雨也可能造成鱼塘漫塘,也不利于春玉米、棉花、蔬菜和经济林果等生长发育。
强降雨还可能导致早稻出现“雨洗禾花”的现象,这个名字听上去浪漫,但实际上,强降雨冲刷稻苗,将导致部分早稻开花授粉受到影响,造成空瘪率增加、结实率下降,不利于产量提高;持续多雨天气致使水稻病虫害蔓延。
江南、华南地区要加强早稻田间管理,降雨频繁地区要及时做好排涝、降渍;同时,江南早稻产区要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
『贰』 洪涝灾害的分布与危害
地球上陆地的许多地区都存在着洪涝灾害,尤其是在低纬度地区更为严重。中国、印度、孟加拉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是遭受洪水袭击最严重的国家。
印度易受洪水淹没的面积为40×104km2,约占其国土面积的1/8,年平均受洪涝灾害面积约8×104km2,受灾人口达1700万~3200万人。孟加拉国大部分国土地处恒河、布河、梅格纳河下游三角洲,河网密布,洪水灾害频繁,70%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水威胁,每年约有2.6×104km2的土地遭受洪水灾害,占国土面积的18%。1988年的特大洪水,使孟加拉国全国56%的土地被淹,死亡2379人,经济损失达13亿美元。日本国土中75%是山区,冲积平原仅占13%,全国约有5000万人口和几百亿美元的财产处于洪水威胁区。美国的洪水灾害也十分频繁,洪泛区占全国总面积的7%。密西西比河洪水最为严重,洪灾损失约占全国的一半。
中国地处低纬度的季风区,又受台风的强烈影响,暴雨洪水十分频繁。在20世纪的100年间,除黄河外,全国主要河流都曾发生过较大的洪水灾害。近40年来,涉及大江大河的大范围洪灾占1/3年份。平均每年洪涝灾害受灾面积约8×104km2,成灾面积4×104km2,损失超过100亿元,约占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40%(张家诚等,199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特大洪水几乎连年不断。1991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连降暴雨而发生大洪水,安徽、江苏、河南、浙江和湖南等地区严重受灾,黑龙江、吉林、四川和贵州的部分地区,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此次洪涝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达25×104km2和14.6×104km2,死亡5113人,倒塌房屋210.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779.08亿元,占当年各种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2/3。1993年虽然没有发生流域性的特大洪水,但全国各地区洪涝灾害分布范围很广,全年有25个省(市、自治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总计约16.4×104km2,农作物受灾面积约8.6×104km2,有529万人被洪水围困,死亡3321人,倒塌房屋上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630亿元,占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63%。1994年洪水危及近半个中国,总计17.3×104km2农作物受灾,10.8×104km2成灾,死亡5000余人,倒塌房屋近4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700亿元,占当年各种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80%。1996年,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苏、四川、淮河流域和安徽、河南、海河上游及河北等地均发生严重暴雨洪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8.2×104km2,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亦十分严重(张业成,1999)。
1998年,中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嫩江出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由于洪水流量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非常严重。截至当年8月底的统计资料,此次特大洪水使21.2×104km2国土受灾,13×104km2成灾,2.23亿人口受灾,3004人死亡(其中长江流域1320人),497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66亿元。
黄河流域虽然近年来旱灾加剧,洪涝灾害减少,但潜在的洪水灾害威胁依然十分严重。黄河流域每年土壤侵蚀量为16×108t,平均含沙量达35kg/m3,黄河下游河床淤积严重,且逐年抬高,下游河床一般高出两岸地面3~5m,部分地段达10m以上。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发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如果黄河中下游出现超历史水位的特大洪水,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叁』 自然灾害对期货交易有何影响
你好,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原油期货和农产品。
自然灾害主要通过影响供应和运输,进而影响原油期货和农产品的价格走势。
『肆』 一般暴雨及洪水会对股票和期货市场有何影响
天气因素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产业上下游运输与开工。市场人士分析,暴雨天气对螺纹钢等黑色系品种的供给端影响显著,导致期货市场变化,对农产品影响相对较为有限,化工品方面影响有所分化,其中对聚丙烯PP还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国内期市涨跌不一。黑色系多数上涨,铁矿石涨逾2%,线材涨逾1%;能化品走势分化,PVC涨近3%,塑料、玻璃涨逾2%,乙二醇跌近2%,燃油、甲醇跌逾1%;此外,基本金属多数上涨,沪镍涨逾1%;贵金属均上涨;农产品涨跌互现,鸡蛋涨逾1%,豆一、豆油跌逾1%。
(4)洪涝灾害对期货有影响扩展阅读:
极端天气下也会对投资策略有所调整。
强降雨天气对商品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端,暴雨不会影响需求总量但会影响节奏,对生产端的影响比较小,短期的供过于求会导致商品库存上升,进而对现货价格构成压制。
具体到品种上,持续暴雨天气影响工地施工,会对螺纹钢和水泥等建材需求形成一定压制。“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水泥磨机的开工率和螺纹钢表观需求已降至去年同期水平。
但建筑工程并不会因为暴雨而消失,暴雨只是将需求延后,等雨季过后,施工上依然存在赶工需求,后期需求环比可能会看到一个相对往年更为陡峭的回升走势。
投资策略方面,短期螺纹钢期货跨期交易更能表达公司对市场近期供过于求、远期供需会改善的看法。如果钢厂受需求下滑影响开始进一步减产检修,那么原料端也会存在下行压力。中期来看,雨季结束、需求开始回升时,公司倾向于选择做多基差较大的品种。
『伍』 洪涝灾害可能带来的灾害
1、农作物受灾减产。重大洪涝灾害造成大量农田被冲毁淹没,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农产品加工业、轻工业等缺乏原料或原料成本提高,致使工厂减产、停产,随之则是工人失业。
2、交通、通讯中断,使信息、运输闭塞或延误,造成大量产品积压变质,原材料供应不足,使生产能力下降。特别是紧急救灾物资受阻,很有可能扩大已有灾害。
3、重大洪涝灾害使灾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缺乏基本生活保障,会出现大量灾民,使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冲击社会的各个方面。
4、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如洪灾每年都会引起水土流失,大量土壤及其养分流失,致使土地贫瘠,同时水流中泥沙含量增加,导致河流功能衰减、湖泊萎缩、耕地沙化,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难以估量的。
5、洪水泛滥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病菌、寄生虫、工业废渣废液、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蔓延和扩散,它会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此外,洪水还会对航运、交通运输、旅游业、水产业等产生重大的影响。
『陆』 洪水对水利工程的危害都有哪些
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柒』 洪涝灾害的后果
洪涝灾害的危害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雨涝主要由大雨、暴雨引起,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害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害;雨涝是指因渍水、淹没造成的灾害。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 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所以进行灾情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时,大多难以准确界定区别,此时统称为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分布
就全球范围来说,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多台风暴雨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近海岸地区。此外,在一些国家的内陆大江大河流域,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危害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40次特大洪涝灾害,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在近几十年中,洪涝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都在逐年增加。
中国自古就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死亡万人以上水灾每5—6年即出现一次,这种局面到现代尚无根本的改变。
洪涝灾害不但直接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造成一系列其它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疫病的出现。 我国的雨涝
1951—1990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9次,平均受灾面积667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470万公顷,死亡三四千人,倒塌房屋200余万间。1991年全国有25个省、市、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400万公顷,死亡5133人,倒塌房屋49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799亿元。
主要的雨涝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这个地区又被南岭、大别山—秦岭、阴山分割为4个多发区。我国西部少雨,仅四川是雨涝多发区。
根据历史雨涝统计资料,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雨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概括而言,雨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捌』 洪涝灾害旱涝灾害有区别吗
有区别。
一、范围不同:
1、旱涝,汉语词组,旱灾和涝灾的简称。
2、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
二、内容不同:
1、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
2、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8)洪涝灾害对期货有影响扩展阅读:
旱涝起因
1、地壳板块滑移漂移,导致表层水分渗透流失转移,使地表丧失水分
2、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
3、天文潮汛期所致
4、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
5、没有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做到洪涝时蓄水涵养,干旱期取水调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动态平衡
6、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