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货币有什么影响吗
『壹』 历史:纸币的产生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纸币的产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纸币的含义 :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必须由国家发行的。如果不是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而是伪造的假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使用假币会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危及国民经济和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
纸币的出现虽然有利于商品交换,推动了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最初人们并不愿意接受纸币。因为纸币自身没有价值,所以,人们不愿意接受它。现在,人们之所以广泛使用纸币,是由于国家的强制力量。
纸币是货币符号,不是货币,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贮藏手段职能。纸币有使用价值,作为货币符号在商品流通中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纸币是货币符号 ——替身的意思。(本身没有价值,忽略不计。)不是货币。
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货币流通公式
假设市场上待售商品有1000亿元,又假定每1元的货币只流通1次,那么,市场上需有1000亿元的货币。如果只有700亿元的货币,就会有3000亿元的商品卖不出去,造成产品积压,流通不畅。如果存在2000亿元的货币,那么,2元钱只能当1元钱花,就会钱不值钱,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要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
在现实生活中,一张一定面值的纸币,在市场上不会只流通一次就回笼到银行,从而退出流通领域。它往往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流通多次。货币流通的次数越少,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反之,货币流通的次数越多,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少。例如,要想使1000亿元商品成交;如果1元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只流通1次,那么,对货币的需求量就是1000亿元;如果1元货币在一定时期内流通次,那么,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则只有250亿元。
有权发行纸币的国家能够随意发行纸币吗?如果发行过多,会引发什么问题?
通过上面对决定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的三个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是人为规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不能随便发行纸币,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三 通货膨胀1 含义 、2 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通货膨胀使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了,同样数量的纸币在通货膨胀之前能买回一定数量的商品,在通货膨胀之后,就买不回来了。
例如:1937—1949年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反动政府发动内战,军费开支大大超过了财政收入。上海所有的印钞机都用上了,白花花的银子象雪花一样飞到流通领域。
当时一百元的法币,1937年可买黄牛2头,1938年可买黄牛1头,1939年可买猪一头,1941年可买面粉1袋,1943年可买鸡1只,1945年可买鸡蛋2个,1946年可买固体肥皂1/6块,1947年可买煤球1个,1948年8月19日可买大米3粒,最后1949年8月可买大米0。00000245粒。
3 后果、可见,通货膨胀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困难,严重的还会带来社会秩序的不稳定。
4.防止的方法:
(1)减少纸币发行量,使其与流通中实际需要量尽量相符。
(2)根本的方法:发展生产,增加社会产品供应量。
四 正确对待货币
1 货币并不神秘,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任何社会,只要存在货币,货币就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功能。
2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货币作用的范围、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是不同的。
3 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 ,实质上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
4 正确对待货币,应该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贰』 统一货币对后代有什么影响
统一货币可以增强经济的发展,对后代来说,发展会更加快速,交易更加便利,活跃,生活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叁』 货币超发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
自己的资产是他人的负债
他人的资产是自己得负债
社会富裕的代价:每个自己被债务包围。
自己越富裕,自己接触得负债半径越高,从首富到首负的概率越高,这是马云们做梦都担心自己被颠覆的根源。
劳动收益+资产收益=GDP,GDP的分配:资产收益First。如,你开个超市,是先交房租,随后产生的利润才是自己的。资产泡沫带来的结果:资产收益要求逐渐接近GDP,让劳动收益变得无利可图。典型特征:创业企业(没有资产收益)普遍亏损,大学生工资不足以支付开支,月光甚至月亏。
通胀的根源不是因为货币超发,而是因为货币与固定资产之比太低。想想你周围人手中的固定资产有多少?每个家庭资产均值至少在200万以上,而居民存款有多少?答案是64万亿左右,人均仅为4万多。而居民净存款更是只有可怜的24万亿,人均只有2万多。200万寻租资产,时刻惦记着4万多的居民存款,带来的结果是钱离开自己账号很容易,但再回到自己账号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通胀的传导:1、房价涨、底商租金涨、底商被破上涨产品与服务价格、生活成本上涨,工资要求上涨,工资涨,企业被迫上调商品价格(手段,升级产品线,淘汰低价产品线)......2、房价涨,房租涨、生存倒逼工资涨,工资涨,企业被迫上调商品价格,商户利润被压缩,跟随上调商品价格,生活成本上升,继续涨工资......3、房价涨,通胀,心理安全感消失,人们对法币信任逐渐溜走,社会信任撕裂,贪婪充斥,投机横行。4、房子、劳动工时、猪肉、手机、汽车都是商品,房地产泡沫是篡改房子与所有商品之间比值,是对其他行业的抢劫。通胀是其他行业自保的手段。简言之,通胀是抢劫不被制止带来的连锁反应与信任危机。
通胀会导致整个社会没有赢家,因为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信任。房地产泡沫将信任撕开一条口子,通胀让这个口子不断被放大。
『肆』 什么影响货币升值
货币升值贬值主要是由市场上货币的供求量决定的。
如果货币的供应供大于求(发行量过大),那么货币(纸币)就贬值,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货币的供应供不应求(发行量过小),那么货币(纸币)就升值,会引起通货紧缩。
升值和贬值会影响物价,单一产品价格的涨跌不会影响货币的升值和贬值。如果市场上整体物价有涨跌,那么一般是由货币的供求量变化引起的(货币的供求量变化是因,物价的变化是果)。
『伍』 货币升值有什么影响具体点
货币升值,说明该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提高,但有可能会带来通货紧缩
『陆』 货币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历史上不同地区曾有过不同的商品交换充当过货币,后来货币商品逐渐过渡为金银等贵金属。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商品货币(金银)的供应越来越不能满足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又逐渐出现了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以弥补流通手段的不足。进入20世纪,金银慢慢地退出货币舞台,不兑现纸币和银行支票成为各国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续。
因此,货币就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
『柒』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受什么影响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受影响如下。其一,存款准备金比率。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变化,会影响人们感觉的虚拟货币,由银行存款、贷款延伸出来的可方便支配货币(货币是可以方便交易的财富,存款或贷款也是可以方便交易的财富)。存款准备金比率增大,会导致市场流通的货币减少,存款准备金比率减少,会导致市场流通的货币增大。
其二,存款、贷款利率也会影响市场流通的货币规模。利率会影响贷款与存款行为的积极性。利率上升,会导致货币值钱,人们会把更多的货币变成存款,会减少市场流通的货币。利率上升,会导致贷款减少,导致大量的货币待在商业银行,难以成为市场流通的货币。利率上升会导致市场流通的货币减少,利率下降会导致市场流通的货币增多。
调节准备金与利率是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
其三,中央银行对国债的购买与出售,也会影响市场流通的货币。中央银行出售(发行)国债,如果不把出售国债获得的货币,交到财政部中手,既中央银行自己掌握这些出售国债获得的货币,那么,中央银行出售国债,可以减少市场流通的货币,可以起到回收货币的作用。中央银行用自己手中的货币,购买国民或企业手中的国债,起着增加市场流通货币的效果。
其四,中央银行把新印刷的货币或自己掌握的货币,投放到市场上,可以较大影响市场流通的货币规模。投放方式主要有,购买政府手中的国债或国民及企业手中的国债。或直接把新印刷的钱,转移给政府,当作财政收入。以及,通过外汇管机构,强制购买出口企业出口商品换取的外汇,发行人民币。这是中国常用的办法。
其五,股票市场也会影响市场流通的货币。上涨的股票,会吸引大量的股票投资者,会把许多存在银行的钱,或国民手中钱,转移到股票市场。股票市场需求的货币越多,导致市场流通的货币,会越少。一般是,上涨的股票价格会吸引资金(货币),会导致市场流通的货币减少。下降的股票价格,会退出资金(货币),会导致市场流通的货币增多。
其六,外汇管理机构,也存放着大量的货币,商品出口形势会影响外汇盈余形势,外汇盈余形势会影响国内市场货币流通规模。外汇盈余越多,会导致市场流通的货币就越多,反之相反。
应该还有其它因素影响市场流通的货币规模,我暂时想不起来。市场流通货币总量,取决于市场规模大小,以及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市场规模取决于人口总量与人均GDP。货币的流通速度,与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拥有量有关,还与国民性格(天赋)有关。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其一,主要取决于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拥有量,在人均拥有相同市场流通货币的情况下,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越多,国民花钱的速度就会越快,既货币的流通速度会越快。货币本身也是财富,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包括货币本身。货币是便于交易的财富。我国由于国有的东西太多,导致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比较少,导致国民非常看重货币财富,导致国民不舍得花钱。这是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相对外国货币流通速度,不快的原因之一。外国的土地、企业基本都是私有,属于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货币的(财富)重要性,对于外国国民,就显的不重要了,外国国民就舍得花钱了,货币流通速度自然比较快。
其二,福利体系会较大的影响国民的消费观念。良好的福利体系,等效于许多方面的人生保险,会增加国民的安全感。福利也是财富,也是国民自我感觉财富的一部分。拥有较多的福利,会让国民自我感觉拥有较多的财富,不在需要储备那么多财富,因为福利减少了人生风险。我国国民需要储备较多的财富,以备未来使用。因为我国福利少,大家需要长远考虑,需要防备未来的人生风险,主要通过多储备财富,来降低未来的风险系数。因此,福利体系状况,会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
其三,孩子的多少,也会影响家庭的储蓄率。养育孩子,既是亲情的收获,也是一种长远投资。孩子数量会影响这种投资的安全系数。较少的家庭孩子数量,会迫使家庭多储蓄,以降低未来的风险。家庭孩子的多少,也会影响现在的开支,较多的家庭孩子,有利于增加家庭开支,增加消费,减少储蓄。由于我国针对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汉族家庭,平均孩子数量较少。这是我国家庭储蓄率较大的一个原因。这个因素也会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
其四,国民的文化习俗与性格也会影响国民的储蓄与开支行为。东亚农耕民族相对其它地方的人口,具有储蓄的文化与性格。这个因素也降低了我国市场,货币的流通速度。
其六,金融体系的水平因素,会对货币流通速度略有影响。我国的金融体系比较落后,起着略微降低货币流通速度的效果。
其七,股票市场会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股票价格上涨,会导致股票拥有者,感觉的财富增多,导致这些人,倾向于多花费。
其八,经济形势也会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良好的经济形势,人们会拥有良好的心情,乐观的未来,美好的预期。国民预期收入会比较多,预期财富会比较多,这会使国民倾向于多消费。
其九,在非常时期,货币的流通速度取决于通货膨胀速度。通货膨胀因素会导致货币贬值,会导致人们抛弃货币,不在把货币当做储备财富。这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较快增加。通货膨胀速度越大,货币流通速度也会跟着越大。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大,会导致通货膨胀速度继续加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捌』 货币之前不值钱有什么意义货币起伏和什么有关系货币起伏的影响有什么请回答全哦……
货币值钱了,说明当时的物价稳定,货币值坚挺,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货币不值钱就是说当时物价高涨,日新月异,你的钱昨天能买上一斤肉,今天就只能买八两了,也就是通货膨胀了,人民的生活一步一步的缩水,一天天的更艰难了。货币起伏就是因为物价稳定或上涨所造成的,而物价起伏都是有原因的,或为战争,或为高官贪腐,或为天灾,或为治理者无能......货币起伏的影响巨大,市场稳定、物价平稳就能制造出和谐的社会,人民幸福,而反之,就会社会混乱,人民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