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对期货小麦的影响
『壹』 如何治理蝗灾
1、环境保护
蝗灾的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
现在有些地方的生态意识不强,有的单纯认为治理污染才是保护环境,而对于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工作,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并不重视。
2、药剂防治
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如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用20—3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施。
也可以在蝗蝻(蝗虫若虫)出土10日内,用敌百虫粉撒于小竹、杂草上,或用敌敌畏烟剂熏杀。施药后还要加强监测,在一周内迅速检查防治效果,对漏治和防效差的地段及时补施药一次。
还可使用诱杀法:将稻草切成四五寸长,放入用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湿性敌百虫0.05-0.l公斤配制的药液中,浸没8小时,于晴天早晨分散堆放于蝗虫多处。
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保证长治久安。
3、天敌防治
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8种蝗虫的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1)蝗灾对期货小麦的影响扩展阅读:
灾害物种:
蝗灾的致灾物种主要为蝗虫。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身体一般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大,适于跳跃,不完全变态。
其幼虫称为“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食,种类很多,世界上共约有1万余种,在我国就有300余种,如飞蝗、稻蝗、竹蝗、意大利蝗、蔗蝗、棉蝗等是农林业的主要害虫。
蝗虫在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蝗虫就会改变原来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蝗虫通常胆小、喜欢独居,危害有限。但它们有时候会改变习性,喜欢群聚生活,最终大量聚集、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对农业造成极大损害。
『贰』 蝗灾是如何形成的,会危害到中国吗
蝗虫,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公里,存活时间三个月左右。据悉,占地一平方公里的蝗虫群一天可吃掉3.5万人的口粮。所以我们说蝗虫所到之处,可谓寸草不生,那么蝗灾是如何形成的呢?会危害到中国吗?如果出现蝗灾,我们国家该如何应对?下面我就来跟大家说说这些问题:
一,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蝗虫,蝗灾又是怎么形成的。所谓的蝗虫,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农业害虫,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蔬菜等等农作物都是他们的食物,单一的蝗虫可能你不觉得害怕,但是一旦他们聚集起来的时候,破坏性相当的大,尤其当他们大规模爆发的时候,可以将农作物吃的连个光杆子都不剩,可能会引发蝗灾。而蝗灾的出现跟气候有关,如果天气干旱,很多植物都枯死了。食物不够,蝗虫就会大规模的聚集存活的植物上,就形成了蝗灾。
虽然持续的蝗灾可能给国家造成粮食危机,但是其实蝗灾并不可怕,我们国家在面对蝗灾的问题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我国有着丰富的粮食储备,所以相信他们对我国影响不大。
『叁』 中科院团队揭秘的蝗灾“罪魁祸首”是谁
中科院团队揭秘的蝗灾“罪魁祸首”是化合物乙烯基苯甲醚(4-vinylanisole,4VA)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定位蝗虫锥形感器中的嗅觉受体OR35是4VA的特异性受体。
日前,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发现一种蝗虫群聚信息素分子,揭示了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这一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康乐团队通过分析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在35种化合物中鉴定到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挥发的气味——4—乙烯基苯甲醚(4VA)。
康乐说:“我们通过一系列行为实验确定该化合物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通过实验,研究人员证明4VA对实验室种群在户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范围区块实验也证明,该化合物不仅能吸引野外种群,而且不受自然环境中蝗虫背景密度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蝗灾的防治主要依赖大规模喷施化学杀虫剂。”康乐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蝗虫群居的奥秘,也将从多个方面改变人们对抗蝗灾的理念和方法,使蝗虫的绿色和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
(3)蝗灾对期货小麦的影响扩展阅读
蝗灾发生的条件
一般而言,蝗灾的发生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数量突然增加;其二是大规模集群。
蝗虫一直都存在,一般情况下蝗虫受限于自然条件,种群数量维持在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平日里农田、地头间三三两两的蝗虫飞舞,那是无法构成灾害的。只有数量突然爆增,才可能产生危害。
对于云南这次竹蝗灾,据中科院西双版热带植物园的科普专家刘光裕介绍,主要原因首先是近年来大量破坏森林,把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荒草地,为黄脊竹蝗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比如竹子、棕叶芦、钢秀竹、玉米、白茅等禾本科植物,以及大量种植芭蕉。
此外蝗虫的爆发和气候条件也有很大关系。中国古代有“旱极而蝗”的说法,认为蝗灾往往和旱灾相生相伴,非洲沙蝗的大爆发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对于竹蝗来说需要的气候条件可能又不同。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有利于它们生长发育。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为活动也会造成蝗灾,比如过度放牧会导致蝗灾发生。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是亚洲小车蝗,小车蝗属在世界上有30多个种,都是欧洲、非洲、澳洲和亚洲等地区的重要草原和农业害虫。
亚洲小车蝗喜欢氮含量较低的食物,高氮食物会使它们的大小和生存能力都有所下降。而重度放牧土壤中氮含量枯竭使得植物含氮量降低,为亚洲小车蝗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环境条件和人为活动导致蝗虫数量突然增加,这是蝗灾形成的第一步。蝗虫平时都喜欢独居,只有突然大规模集群之后才能造成更大的危害。蝗虫的集群同样需要条件。
蝗虫为何聚集也是许多昆虫专家研究的热点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发现,蝗虫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它们就会改变原来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
在某一自然环境中偶然聚集的蝗虫后腿彼此触碰,可能导致其改变习性,开始成群生活,其成员以同一方式大量增加,进而形成蝗灾。
『肆』 为什么美国小麦期货换算之后比中国的小麦期货贵那么多
你没算运费。
『伍』 中科院团队揭秘蝗灾罪魁祸首,蝗灾有什么危害
破坏农产品俗话说:“蝗虫经过,颗粒无收。可见蝗虫这一聚集性极强的虫类对于农作物的破坏性是很大的,不仅会吞食禾田,导致作物死亡,还会对地区的粮食储备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粮食短缺,饥荒等问题,对于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无异于是灭顶之灾,严重的甚至会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更加困窘的境地之中。
『陆』 蝗虫灾害利好哪些期货
利好涉农期货品种。像虫害直接影响的农作物,玉米,大豆,小麦,大米;像受到波及的鸡蛋,大枣,苹果,都存在上涨预期。
『柒』 印度受蝗灾的农作物是什么
蝗灾情况来看,对于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的产量影响有限,对甘蔗、棉花的影响较大,对稻米产业有一定影响,对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优势经济作物如香料等可能会有很大产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