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站对沥青期货影响
1. 沥青期货价格的涨跌受哪些因素影响
受原油价格和基建市场影响
2. 影响沥青期货的因素有哪些
1.季节
沥青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沥青需要达到100摄氏度才能具有流动性,因此道路修筑工程多在夏季进行。一般来说,7至10月份是每年沥青需求的旺季。
沥青需求淡旺季明显:雨季以及长江以北的冬季,都是沥青需求的淡季;其他则为旺季。淡季价格波动较小,且基本为跌势;旺季价格波动频繁,但基本为涨势。
2.道路建设
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带动了道路沥青市场的快速发展。截至“十二五”末期,中国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将达到13.9万公里。这一存量显示了未来道路 维修、保养等能够对沥青产生的巨大需求。此外,2012年至2015年将新增高速公路4.4万公里,年均增加1.1万公里。按照1000吨/公里的沥青消 耗量计算,每年沥青需求的增量将达到1000万吨。
3.冬储
由于气温到达零度以下便无法用沥青进行道路修筑,因此沥青市场进入冬季缺乏终端需求,价格会回落。于是,便会有市场参与者以低价采购沥青储存, 为旺季备货或用于投机。每年冬储一般于11月份开始。有市场人士预计,2014年基本面不容乐观,冬储价格料以平稳为主,波幅将进一步减小。
4.原油价格波动
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和原油的关联度较高。长期看与国际原油价格呈现一定的联动关系。
如用过去10年(2004至2013)的国产长三角重交沥青价格与布伦特原油价格进行简单的回归模型测算,可得Brent上涨1美元/桶,沥青 价格上涨31.3人民币/吨。经过按汇率调整后的数据,布伦特上涨1元人民币,华东沥青批发价将上涨4.80元,相关性系数为75%。
5.焦化料生产
焦化料和沥青存在替代生产关系。二者都通过常解压流程获得,如果生产沥青就不能生产焦化料,如果生产了焦化料就不能生产沥青,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一般生产商会以利润为导向来安排是生产沥青还是焦化料。
现货沥青专家石击林指出,自2012年11月1日起,国家开始对焦化料征收消费税。常压渣油需承担税收成本,但减压渣油可以以沥青的名义销售,以规避税收。这也是生产商安排生产沥青抑或生产焦化料的一个影响因素。
当然,除了以上因素外,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国家道路基础建设政策、燃料油市场走势、炼厂销售策略、市场炒作因素等等,也都会对沥青的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3. 原油期货与沥青的关系及影响
你好,原油是沥青的上游产品,原油价格与沥青价格呈现正相关关系。
4. 中美贸易战对期货的影响,会影响到哪些期货品种
利多农产品,利空钢铁有色品种。
5. 期货沥青受外盘影响吗
期货沥青受外盘原油影响的,原油是沥青的上游产品,原油价格直接影响沥青的成本价格。
6. 请问沥青期货价格影响因素是什么
影响石油沥青价格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季节因素。
寒冷的冬季使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地温低于10℃,按照公路交通部门施工要求,不能进行搅拌和摊铺。因此,石油沥青的价格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第二、道路建设的刚性需求。
第三、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7. 中美贸易战升级对原油期货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拉升 拉升再拉升!
8. 近期对于沥青期货利多利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利好是国际原油最近一直大涨,利空是冬天了北方开工量少基本都停工了,还有就是最近南方天气也不好经常下雨都不能正常开工。希望能帮到你
9. 贸易战对期货有什么影响
钢铁行业——暗度陈仓,不必忧虑
由于美国对我国钢铁钢材出口持续“双反”,我国出口至美国的钢材量在近几年中占比都较低。2017年美国共进口钢材3593万吨,进口中国钢材产品78.4万吨,位居第11位,仅占美国进口总量的2.2%。近几年中国钢材出口走的“暗度陈仓”路线,具体来说就是先出口到东南亚地区,然后间接出口到美国,或出口到韩国继续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国,这些钢材的出口总量甚至要大于直接出口至美国的总量。我国现货市场还是以内销为主,出口量几乎低到可以忽略。我国内需依然较好,不必过分忧虑,我国整体经济形势依然较好,内需强劲。
新能源行业——影响有限,持续关注
2017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表现突出,出口量达到10.6万台,其中机动车的出口占比达到10.01%;2017年新能源车出口金额达到了3.27亿美元。分出口国来看,2017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纯电动乘用车为214台,金额达到165万美元;向美国出口的插电混动乘用车为1042台,金额为6115万美元,在所有出口国家中美国排位第一。
中国一些自主品牌想要进入美国市场的战略步伐可能受到影响。但美国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地,同时自主品牌不使用美国的技术和零配件,对销量的影响很少,反而特斯拉等美国品牌进入中国可能会被征收高额关税。“早在双反的时候,美系车部分车型就很受影响,美国这么大力度贸易战的话,汽车行业肯定会受到波及。早在2011年,商务部宣布对产自美国的部分大排量进口汽车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涉及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及奔驰、宝马、本田的美国公司等企业。”
全球油气行业——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对于油气行业来说,整条石油供应链上,管道、平台、石油钻机和加工设备都依赖于钢铁。美国油气管道进口钢铁用量占用于建设项目的钢铁总量的四分之三。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很可能对液化天然气(LNG)新项目的投资造成破坏。LNG项目向来耗资颇巨,通常需要买家以固定价格作出长期承诺,以便为开发商提供财务上的确定性。若缺少了这份保障,开发商或许就不会为LNG终端项目开绿灯放行。
贸易战可能拖垮全球经济。尽管地缘政治危机令上周油价走高,但随着中美展开贸易对决,股市情况一落千丈,能源股同样大跌。目前,市场已经有所猜测,认为特朗普的贸易战对全球经济增长而言不是个好消息。受此影响,油价也将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汽车产业——汽车无妨,零件遭殃
因为中美进出口汽车现在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进口车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2017年中国进口车型排名前十的企业中,美系车企仅有林肯品牌。而林肯在2017年进口到中国市场的数量为6.47万辆,同比增长78.5%。此外,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2017年进口到中国的数量是1.7万辆,同比增长51.6%。相比于中国市场年销超过2000万辆的基数而言,中美汽车进口市场的变动对于整体车市的影响不会太大。
但是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汽车零部件很多都是来自国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口原材料在中国生产后出口,因此影响的波及面世相对较广的。
通讯行业——依存度低,影响有限
由于美国对华一直保持严禁美国运营商使用中国通信主设备产品的政策,所以华为、中兴等的通信网络设备在美基本没有销售,市场依存度低,贸易战对其影响不大。
化工行业——短期影响,问题不大
中美贸易战会增加化工行业及其上下游的贸易成本,但短期看对化工行业影响较小,本次调查可能涉及的产品集中在机电、通讯、信息技术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方面,而化工领域主要为基础原料,较少涉及到技术纠纷,而国内新材料又主要瞄准的是进口替代;而且,2017 年中国与美国在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方面的贸易逆差为7 亿美元,不存在贸易顺差,我们本次301 调查暂时对化工行业影响较小。
纺织服装行业——订单转移,冲击很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同时,纺织品服装出口也是我国贸易出口的重要组成。纺织品服装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维持在13%左右的水平。在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前10大市场中,美国占第一位,中国和美国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上有巨大贸易顺差。目前美国对这个行业关税不是很高,如中国服装常见产品类关税一般在10-20%左右,这些产品的关税若提升至45%将对出口带来较大影响。美国的贸易伙伴很多,除了中国外,它可以从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进行采购,很容易会发生订单转移,作为贸易战中美国强有力的一张牌,纺织服装行业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农产品行业——尚未开战,已成重灾
在美中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农业大宗商品俨然成为战火的主攻区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大宗商品购买国,主要满足饲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等需求。中国目前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也是美国最大的大豆买家,大豆也是美国出口向中国的最大农产品。据美国大豆协会统计,每年美国农民生产的大豆有1/3销往中国,总价值约为140亿美元。该协会周四声明称,如果中国打击报复大豆领域,将令很多美国农民失去赚钱能力、无法生活。因此,中国如果对美国的大豆和猪肉施加贸易报复,会因需求减少而压低美国相应农产品价格。在今年阿根廷因干旱减少豆粕出口的外部因素影响下,美国豆粕价格面临上行压力,进而增加美国养猪农户的生产成本。
军工产业——全天强势,主力热捧
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引起了全球市场的较大动荡,但越是市场情绪大幅波动时,越需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从长远来看,此次中美贸易冲突将推动中国进一步加大国内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竞争力。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军工产业是最不受其影响的板块之一,应当获得超额收益。3月24日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成功执行一架次试飞。此外,随着近期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波音作为美国最大出口商,存在被中国纳入中止减让产品清单的可能性,C919产业链有望间接受益于贸易战升级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
电子行业——一定影响,观望态度
大陆对美出口中电子终端比重较大,但国产品牌在美销售较少,2017 年大陆对美出口电子和通讯产品总金额约为1600 亿美元,约占对美出口总额的35%。总体而言大陆对美的消费电子产品出口以外资品牌组装代工为主。国产品牌市场开拓仍集中于北美以外地区,其供应链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小。
组装代工环节存在外迁可能,上游零组件仍趋于向大陆集中,在“贸易战”背景下,关税将成为电子产品组装环节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过去十年,大陆电子产业已完成中低端领域的进口替代,同时正迎来历史性的产业升级机遇,我们判断低端的组装环节未来或将出现外迁的趋势(例如印度上调手机关税后部份手机厂将组装环节迁至享受关税优惠的印尼)。而凭借资本优势、工程师红利等有利因素,大陆零组件企业有望向中高端产品线升级,持续提高产业话语权。
中国是美国电子公司的重要市场,美国对华出口中,电子信息类产品的比重约为40%,其中高端芯片、核心设备等是主要的电子产品,如果“贸易战”发酵,对以上美企亦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