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时间 » 厄尔尼罗现象影响期货品种

厄尔尼罗现象影响期货品种

发布时间: 2021-06-11 17:41:58

1. 厄尔尼诺对棉花期货有怎样的影响

随着气象学家五年来首次警告厄尔尼诺已经归来,棉花期货投资者应该何去何从?
日本和澳大利亚上月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出现。当月,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检测的海洋表面温度指数出现了与1997-98年强烈厄尔尼诺现象时同样的走势,这意味着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正持续加强,并且可能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来袭时,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由于海水温度的变化,导致空气对流发生转变,带来亚洲东岸干旱、美洲西岸潮湿的气候。
亚洲和美洲作为大豆、玉米、甘蔗、天然橡胶和棉花的主产区,自然深受厄尔尼诺影响。中银国际表示,厄尔尼诺一旦发生,首先体现在市场对农产品产量下滑的担忧,从而带来价格上涨的预期,增强对农业板块投资的信心。
海通证券在报告中总结道,厄尔尼诺总能带动农作物价格上涨,但对于产量的影响悲喜交加,小麦通常大幅减产,大豆往往大幅增产, 大米和玉米产量波动比较温和。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旗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小麦期货投资者很快对厄尔尼诺即将来临的警告予以了严肃的回应。如下图所示,5月14日,该作为全球行业基准已经超过135年的小麦期货大幅跳涨:
那么棉花呢?两家券商的研报显示,考虑到库存因素,本次厄尔尼诺对棉花的影响相对复杂。
棉花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其中又以中印最多,两者总共占比高达约 50%。 中银国际整理的数据显示, 2013 年全球 2,573万吨棉花产量中,中国产量为 670 万吨,占到 26.0%;印度产量为 634 万吨,占 24.6%;美国产量为 287 万吨,占 11.2%;巴基斯坦产量为 207 万吨,占 8.1%,前四个国家的总产量占比达到 70.0%。

棉花喜温怕寒,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0~30℃。为了达到早发、稳长、高产的目的,棉花苗期要求气温稳定。因此,带来非旱即涝的厄尔尼诺以及伴随发生的拉尼娜会使得棉花的产量大幅下滑,进而影响棉花价格。
据海通证券,2000 年至今棉花价格有两次大幅攀升,均出现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一次发生在 2002 年,同比上涨38%;另一次发生在2009 年,同比上涨 36%,而且延续到 2010 年同比上涨85%。
CME的棉花期货投资者更是将2009-2010年那次厄尔尼诺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如图所示,CME 2号棉花期货从2009年3月的低点到2011年3月的最高点,累计涨幅高达5.34倍。
海通证券表示,厄尔尼诺对棉花价格影响显著,由于拉尼娜往往伴随厄尔尼诺发生,警惕有可能延长的价格波动时间。
当然,棉花价格的影响因素众多,既受到供求影响,也受农业政策、纺织、外贸政策等影响。中银国际进一步分解了厄尔尼诺对中印棉花产量的影响后发现:
印度:在厄尔尼诺时期,印度 6-9 月常会出现严重干旱,但此时干旱对棉花生产影响不大。历史来看,厄尔尼诺出现的时间段,印度棉花增产和减产的几率几乎是一致的,产量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1953/1954 年的增产 15%和 1986/1987年的减产 13%,次之就是 1997 年的减产 11.4%,而其余年份产量变化幅度并不明显,说明总体来讲厄尔尼诺对印度棉花生产的影响较小。
中国:厄尔尼诺时期,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干旱,而高温干旱常导致棉铃虫等病害爆发,会略微影响棉花产量的增长。但从总体来看,厄尔尼诺天气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无论是 1994/95 年还是1997/1998 年,我国棉花无论是从产量还是单产角度都是增加的。
加之当前棉花库存积压:
2012/13 年度,USDA 统计中国棉花产销情况,国内棉花总产量 685.8 万吨,年比下降 6%,进口量 239.5 万吨,年比下降 55%,同时国内消费量 772.9 万吨,年比下降 18.6%,同期期末库存 818.88 万吨,年比增加 138.7%,库存消费比105.94%。

2012/13 年度全球棉花产量 2,543.7 万吨,全球棉花消费量 2,315.1 万吨,同期期末库存 1,747.7 万吨,较上一年增长 18%,期末库存消费比 75.49%。除中国大陆外,全球棉花总产量 1,857.9 万吨,全球棉花总消费量 1,542.9 万吨,消费量比上一年度减少 11 万吨,期末库存 939.7 万吨,期末库存消费比 60.9%。
因此,中银国际的看法是,除非发生强厄尔尼诺天气,否则天气因素造成棉花价格(期货)上涨更多是短暂的预期行为,对整体的供需环境影响几乎没有。在棉花库存消费比超过 100%的情况下,棉花价格上涨的基础还很薄弱。
从CME棉花期货走势上看,市场确实出现了分歧。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初宣布(5月12日)厄尔尼诺来临时,棉花期货出现过一波较大的上涨,但随后几日便回落,市场陷入震荡...
华尔街见闻有这个报告哦。

2.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厄尔尼诺(El Niño Phenomenon)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 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其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第三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根据近50年的气象资料,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当年冬季温度偏高的几率较大,第二年我国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容易偏多,而北方地区往往出现大范围干旱。

满意请采纳

3. 为什么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期货价格上涨 期货市场上不是都是通过买卖期货来进行套利的人吗 有正真学要这

厄尔尼诺现象主要给中国美国粮食产区带来干旱,影响粮食产量,最终影响到期货价格上涨。

4. 厄尔尼诺现象会对金属产业有影响吗

厄尔尼诺现象对金属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因为有色金属大国可能面临严重的洪水或干旱,导致矿业受影响。金属采矿过程中通常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在印尼、菲律宾等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矿业依赖于水运及水电能源供应,这些地区的矿业开采可能受到显著影响。
法国兴业银行最近发布“厄尔尼诺大宗商品指数”,用它衡量天气现象对整个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该指数显示,从以往记录看,金属镍居然最有涨价潜力。自91年以来,每逢厄尔尼诺现象发生,镍价格平均上涨13%。法兴银行大宗商品研究全球负责人MichaelHaigh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厄尔尼诺通常会使全球最大镍产国印度尼西亚出现干旱,而印尼的采矿设备依赖水电。除镍,厄尔尼诺大宗商品指数看好的还有铜。因厄尔尼诺期间全球最大铜产国智利和秘鲁会大量降雨,遭遇洪水的矿区会减产。标准银行分析师LeonWestgate认为,印尼的干旱可能会影响铜的供给,因为当地一条将铜精矿等原材料运出印度尼西亚的主干道--弗莱河(FlyRiver)会因干旱而水位下降。海通证券认为,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期,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从2013年智利、秘鲁、印尼、澳大利亚和巴西这几个主要的矿产国各种金属占全球比例排序分析,锂、铜、锡、银、锌和镍六个品种是核心的受影响品种。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厄尔尼诺会导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而南美智利和秘鲁暴雨成灾。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铜矿的开采和运送。而印尼等南亚次大陆干旱会影响到印尼镍矿的开采。另外,厄尔尼诺发生时,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形成威力强大的台风和飓风,会影响海上航运和港口发货。这也是市场上的交易商们所关注的。高盛指出,厄尔尼诺来袭,使铜和镍成为最有涨价潜力的大宗商品。摩根大通也表示,在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部分基本金属供应趋紧已成大概率事件。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周期性的厄尔尼诺现象真的发生,镍、铜、锡等基本金属矿产量或面临较大风险,产量缩减可能使价格“水涨船高”,相关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5. 厄尔尼诺现象对哪种农产品影响最大

厄尔尼诺现象是由太平洋洋面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引起的,该现象可导致东南亚与澳大利亚地区发生旱灾,并使南美洲地区发生洪灾。这将导致上述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严重受损,水稻、小麦以及糖料作物的损失首当其冲。厄尔尼诺会令澳洲和南非干旱,恐打击甘蔗和谷物收成。南美洲局部地区干旱和水灾,秘鲁灾情最严重,会出现水浸并影响捕鱼。

如果厄尔尼诺现象严重,影响最大的是糖、咖啡、可可、大豆等作物,橡胶、棕榈油产量也会产生波动,但谷物和棉花受到的影响较小。

6. 厄尔尼诺现象对哪些农产品危害大

厄尔尼诺现象是由太平洋洋面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引起的,该现象可导致东南亚与澳大利亚地区发生旱灾,并使南美洲地区发生洪灾。这将导致上述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严重受损,水稻、小麦以及糖料作物的损失首当其冲。厄尔尼诺会令澳洲和南非干旱,恐打击甘蔗和谷物收成。南美洲局部地区干旱和水灾,秘鲁灾情最严重,会出现水浸并影响捕鱼。
如果厄尔尼诺现象严重,影响最大的是糖、咖啡、可可、大豆等作物,橡胶、棕榈油产量也会产生波动,但谷物和棉花受到的影响较小。

7. 厄尔尼诺现象对棉花期货有影响吗

随着气象学家五年来首次警告厄尔尼诺已经归来,棉花期货投资者应该何去何从?
日本和澳大利亚上月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出现。当月,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检测的海洋表面温度指数出现了与1997-98年强烈厄尔尼诺现象时同样的走势,这意味着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正持续加强,并且可能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来袭时,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由于海水温度的变化,导致空气对流发生转变,带来亚洲东岸干旱、美洲西岸潮湿的气候。
亚洲和美洲作为大豆、玉米、甘蔗、天然橡胶和棉花的主产区,自然深受厄尔尼诺影响。中银国际表示,厄尔尼诺一旦发生,首先体现在市场对农产品产量下滑的担忧,从而带来价格上涨的预期,增强对农业板块投资的信心。
海通证券在报告中总结道,厄尔尼诺总能带动农作物价格上涨,但对于产量的影响悲喜交加,小麦通常大幅减产,大豆往往大幅增产, 大米和玉米产量波动比较温和。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旗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小麦期货投资者很快对厄尔尼诺即将来临的警告予以了严肃的回应。如下图所示,5月14日,该作为全球行业基准已经超过135年的小麦期货大幅跳涨:

那么棉花呢?两家券商的研报显示,考虑到库存因素,本次厄尔尼诺对棉花的影响相对复杂。
棉花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其中又以中印最多,两者总共占比高达约 50%。 中银国际整理的数据显示, 2013 年全球 2,573万吨棉花产量中,中国产量为 670 万吨,占到 26.0%;印度产量为 634 万吨,占 24.6%;美国产量为 287 万吨,占 11.2%;巴基斯坦产量为 207 万吨,占 8.1%,前四个国家的总产量占比达到 70.0%。

棉花喜温怕寒,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0~30℃。为了达到早发、稳长、高产的目的,棉花苗期要求气温稳定。因此,带来非旱即涝的厄尔尼诺以及伴随发生的拉尼娜会使得棉花的产量大幅下滑,进而影响棉花价格。
据海通证券,2000 年至今棉花价格有两次大幅攀升,均出现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一次发生在 2002 年,同比上涨38%;另一次发生在2009 年,同比上涨 36%,而且延续到 2010 年同比上涨85%。

CME的棉花期货投资者更是将2009-2010年那次厄尔尼诺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如图所示,CME 2号棉花期货从2009年3月的低点到2011年3月的最高点,累计涨幅高达5.34倍。
海通证券表示,厄尔尼诺对棉花价格影响显著,由于拉尼娜往往伴随厄尔尼诺发生,警惕有可能延长的价格波动时间。
当然,棉花价格的影响因素众多,既受到供求影响,也受农业政策、纺织、外贸政策等影响。中银国际进一步分解了厄尔尼诺对中印棉花产量的影响后发现:
印度:在厄尔尼诺时期,印度 6-9 月常会出现严重干旱,但此时干旱对棉花生产影响不大。历史来看,厄尔尼诺出现的时间段,印度棉花增产和减产的几率几乎是一致的,产量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1953/1954 年的增产 15%和 1986/1987年的减产 13%,次之就是 1997 年的减产 11.4%,而其余年份产量变化幅度并不明显,说明总体来讲厄尔尼诺对印度棉花生产的影响较小。
中国:厄尔尼诺时期,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干旱,而高温干旱常导致棉铃虫等病害爆发,会略微影响棉花产量的增长。但从总体来看,厄尔尼诺天气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无论是 1994/95 年还是1997/1998 年,我国棉花无论是从产量还是单产角度都是增加的。
加之当前棉花库存积压:
2012/13 年度,USDA 统计中国棉花产销情况,国内棉花总产量 685.8 万吨,年比下降 6%,进口量 239.5 万吨,年比下降 55%,同时国内消费量 772.9 万吨,年比下降 18.6%,同期期末库存 818.88 万吨,年比增加 138.7%,库存消费比105.94%。

2012/13 年度全球棉花产量 2,543.7 万吨,全球棉花消费量 2,315.1 万吨,同期期末库存 1,747.7 万吨,较上一年增长 18%,期末库存消费比 75.49%。除中国大陆外,全球棉花总产量 1,857.9 万吨,全球棉花总消费量 1,542.9 万吨,消费量比上一年度减少 11 万吨,期末库存 939.7 万吨,期末库存消费比 60.9%。
因此,中银国际的看法是,除非发生强厄尔尼诺天气,否则天气因素造成棉花价格(期货)上涨更多是短暂的预期行为,对整体的供需环境影响几乎没有。在棉花库存消费比超过 100%的情况下,棉花价格上涨的基础还很薄弱。
从CME棉花期货走势上看,市场确实出现了分歧。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初宣布(5月12日)厄尔尼诺来临时,棉花期货出现过一波较大的上涨,但随后几日便回落,市场陷入震荡...
华尔街见闻有这个报告哦。

8. 厄尔尼诺现象原因及影响

一、原因

东南信风减弱,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

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厄尔尼诺现象。

二、影响: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8)厄尔尼罗现象影响期货品种扩展阅读:

2015年出现史上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全球升温不可逆转,2015年的圣诞节,不但南半球,连北半球亦异常地迎来了一个温暖圣诞。褪色冬日圣诞过后,正当人们写意地享受新年伊始的暖意之际,极端寒潮却不期而至,席卷大半个北半球。

12月,于大西洋形成的飓风一路向北推进,挟带了低气压地区的暖空气。该股温暖气流掠过英伦、美国及冰岛,到达寒冷的北极地区上空。来势汹汹、气势如虹的暖空气源源不绝地输入北极地区,连当地的冷空气也要退避三舍,不敢撄其锋。

此时,北极地区的气温突由摄氏零下30度升至1度。这是有记录以来第二次,北极地区的气温高于摄氏0度。虽然为时短暂,但由于外界暖空气的大量入侵,令原本稳定的极地涡旋陡然分裂,形成了多股南下的寒流。美国东部首当其冲,十数个州分迎来了暴风雪、龙卷风及强风等极端天气。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和煦暖冬,霎时被朔风扑脸的严冬所取代,连一向四季和暖的琉球群岛都下雪。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