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期货对短纤的影响
1. 如何调整棉花加工短纤维多的原因
以下信息由找棉网整理发布:交易棉花可以关注找棉网。帮你找最优质的棉花。
短纤维对棉纺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棉纺工艺流程的质量控制基本上就是围绕短纤维的控制过程。短纤维的控制措施主要分梳理前控制和梳 理后控制。梳理前控制主要是积极控制,重心是 最大限度排除与最小限度增长的控制,措施在增 长和排除之间进行优化; 梳理后控制一般为消极 控制,重心是减少短纤维的浮游运动,尽最大可能 将短纤维牢固地裹进纱体,保证成纱质量。
1.梳理前短纤维的控制措施
1 .1 开清棉工序
短纤维的增长主要在开清棉部分,其增长程度取决于受打击的强烈程度。在开清棉工序打击最强烈的为握持打击。控制短纤维增长的具体措 施: 在不影响开松度的原则下,尽量减少强烈的握 持打击,以降低增长与合理排除为原则。
A002 型抓棉机速度对短纤维增长的影响试 验: 原棉短绒率为 12. 3% ,当抓棉机速度由1 250 r /min下降到 950 r /min 时,筵棉短绒率由14. 1% 下降到 13. 6% ,生条短绒率由 12. 9% 下降 到 12. 4% 。由此可以看出,抓棉机打手速度对短 纤维增长是有影响的,速度越高,短绒率增长越大。
A076 型成卷机采用不同打手对短纤维增长 的影响试验: 当采用综合打手时,棉卷短绒率相对 原棉短绒率增长 0. 52% ; 当采用梳针打手时,棉卷短绒率相对原棉短绒率增长 0. 34% 。由此可 以看出,梳针打手较综合打手作用缓和,对短纤维 的控制有利。
综上所述,开清棉在保证开松效果的情况下, 低速度并采用梳针打手能够减少短纤维的增长,
有利于提高纺纱质量。
1.2 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梳理排除棉结与增加短绒是一对矛盾,如何最大限度地排除棉结实现单纤维,并且最小程度地降低短绒增长是控制的关键。梳棉工序的短绒增长点取决于各部刺辊速度、梳理隔距、给棉板工艺长度以及小漏底的气流速度等,目前质量控制水平较高的企业要求原棉至梳棉短纤维不增长,但是必须兼顾梳理度。
给棉板工艺长度对短纤维增长的影响试验:当给棉板工艺长度由 28 mm 改为 30 mm 时,生条棉结杂质由 44 粒 /g 下降到 38 粒 /g,生条短绒率由16. 7% 下降到 15. 5% 。由此可以看出,给棉板 工艺长度同纤维的品质长度应相互匹配,过短容 易造成纤维拉断,使短绒率增加。刺辊速度对短纤维增长的影响试验: 当刺辊 速度由 860 r /min 改为 780 r /min 时,原棉短绒率由12. 9% 下降到 12. 8% ,生条短绒率由 15. 6% 下降到 14. 8% 。由此可以看出,刺辊速度较高时棉 层的梳理较为强烈,容易损伤纤维,在不影响梳理 度的情况下,刺辊速度偏低掌握有利于改善生条 质量。
综上所述,梳棉机刺辊速度和给棉板工艺长 度均对短纤维增长有一定的影响,只有合理配置, 才能保证短纤维增长少,梳棉质量稳定。
1.3 精梳准备工序
不论哪一种形式的精梳准备工艺流程,其关 键是从棉条到棉网,又从棉网到棉卷的组合,使弯 钩倒向,使纤维得到伸直。短纤维对其影响重点 是伸直效果以及短纤维在棉条中的分布状态,因 为短纤维的长径比短,刚性大,且短纤维多为不成 熟纤维,伸直度差且易损伤,影响伸直平行效果。 条卷、并条的牵伸不剧烈,控制原则是在并合中重 新分布时,减少短纤维在截面内的集聚和滞留。 具体措施是采取减少预并并合数,增强对纤维的 整理伸直,减少附加不匀。
1.4 精梳工序
精梳工序对短纤维的控制是整个棉纺工艺流程中最有效的工序。钳板握持,锡林梳理纤维头端,顶梳梳理纤维尾端,对短纤维的排除十分明显。控制重点是条卷中短绒含量、精梳梳理器材及梳理工艺之间的配合。控制的主要措施是选用合理的落棉工艺,优选梳理器材,兼顾纤维损伤和落棉成本,排除短纤维。
精梳工序不同器材对精梳条短纤维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
梳理器材类型 稀齿 密齿
条卷短绒率 /% 13. 8 12. 4
精梳条短绒率 /% 6. 27 5. 34
原棉短绒率 /% 12. 8 12. 9
落棉率 /% 16 15. 3
落棉短绒率 /% 57. 38 63. 46
落棉有效纤维长度 /mm 18 16
由以上对比数据可以看出,新型梳理器材增加了齿密,对纤维的梳理强度加大,同时双排顶梳 又可强化梳理纤维的尾端。相同工艺条件下,加 强对关键梳理工艺的调整,对精梳的梳理效果十 分明显。以 CJ 27. 8 tex 品种为例,落棉率对短绒去除率及成纱质量的影响如下。
落棉率 /% 13 ~ 15 16 ~ 17 18 ~ 20
短绒去除率 /% 60 70 75
条干 CV /% 11. 3 10. 9 10. 5
大限度地排除短纤维。
2 梳理后短纤维的控制措施
2. 1 并条工序
并条工序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很关键,短纤维在并条工序只能消极控制,而无法积极排除。并条工序的控制重点是稳定牵伸,控制浮游纤维运动,减少其对伸直度及条干的影响。采取的主要
措施是工艺上积极配合,尽可能降低牵伸倍数与 牵伸过程的附加不匀。生产实践证明,经精梳后, 精梳条内纤维排列的伸直效果较好,一般可达到
95% 以上。牵伸倍数过大则会造成附加不匀增 大,所以采用较小的一并并合数有利于质量的稳 定。对于普梳品种,在其工艺流程中,纤维平行度 只有 50% 左右,弯钩伸直、混和均匀及牵伸的附 加不匀三者并重。因此在工艺选择时应注意短纤 维的增长问题,即并条前区整理偏紧掌握,对浮游 纤维实行强控制能够稳定纤维的变速,有利于对短纤维的控制。实际控制中不易过紧,否则牵伸力与控制力失衡会造成隐性机械波和牵伸不开的问题出现。
综上所述,并条工序对短纤维的控制应以合 理并合数、减少短纤维在纤维分布时滞留为原则, 兼顾混和效果及牵伸的附加不匀,加强牵伸区的 变速运动控制,对质量有利。
2. 2 粗纱工序
粗纱工序的摩擦力界随牵伸的剧烈程度而拓 展。粗纱工序的牵伸区内增加了胶圈牵伸,使摩 擦力界的纵向和横向空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拓展。短纤维对粗纱工序的主要影响: 短纤维不规 则运动影响牵伸区内的纤维变速运动。控制措 施: 减少浮游区,加强对纤维变速的控制。生产实 践证明,粗纱前区隔距对浮游纤维运动的控制较 为明显,减少前区的隔距等于缩小了浮游区,对质 量有利。但是应注意整理效果,前区不易过小,否 则容易出现牵伸力过大,反而不利于质量。另外, 小钳口隔距对纤维牵伸的控制力强,对浮游纤维 运动变速起到阻力作用,对纤维的控制力增强,有
利于成纱质量。
2. 3 细纱工序
细纱牵伸程度较为剧烈,纤维运动造成的附加不匀大。短纤维对细纱的主要影响是纤维的离散程度造成的常发性纱疵增加。控制重点: 合理布置摩擦力界,使纤维变速集中且靠近前钳口,减 少移距偏差,稳定质量。同时注意纱线的短绒率, 区别采用不同的工艺。具体控制的措施为采用新 型压力棒、新型下销等,缩小浮游区,加强对浮游 纤维运动的控制; 工艺上采用紧隔距、小钳口以及 相应的工艺配合。
普梳工艺中纤维离散度大,粗纱短绒率在7% 左右,纤维不易控制,采用压力棒隔距块可缩 小浮游区及拓展摩擦力界,能够有效控制浮游纤 维运动,有利于成纱质量。钳口隔距偏紧掌握,纤 维抽出的阻力增大,变速不易提前且集中,有利于 纤维运动的强控制,故成纱质量有一定的提高。 细纱采用大直径的软弹胶辊,可增加握持面积,使 纤维运动稳定,同时缩小了浮游区,对成纱质量有利。
综上所述,短纤维对成纱质量影响的主要指标有强力、毛羽和条干,其控制应区别对待。对常发性疵点的控制应根据纤维的离散程度,前区可缩小浮游区,后区采用大隔距小牵伸,同时选用软弹低硬度胶辊及新型纺专器材控制浮游纤维运动,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强力和毛羽及偶发性纱疵在细纱工序的控制相对弱化,只能采取降低半制品的短纤维含量,进行积极控制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3.结语
( 1) 短绒率对棉纺质量的影响十分明显。主要是 16 mm 以下短纤维的运动难以控制,在开清棉和梳棉工序存在排除和增长之间的矛盾。在梳理后的牵伸过程中,短纤维容易浮游运动,造成纱疵的增加。
( 2) 棉纺工程中的短纤维控制是提高质量的途径之一。其控制可分为梳理前控制和梳理后控制。梳理前控制是以积极控制为主,尽量地排除和减少增长; 梳理后控制则是消极地控制调整,通 过控制短纤维运动状态来提高质量。在实践中应区别对待,趋利避害。
( 3) 棉纺工程短纤维的控制应系统考虑,注 意消极控制与积极控制相结合,排除和增长相互 兼顾,用棉成本与产品质量相互统一,最终达到质 量提高和成本兼顾的效果。
2. 厄尔尼诺现象对棉花期货有影响吗
随着气象学家五年来首次警告厄尔尼诺已经归来,棉花期货投资者应该何去何从?
日本和澳大利亚上月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出现。当月,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检测的海洋表面温度指数出现了与1997-98年强烈厄尔尼诺现象时同样的走势,这意味着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正持续加强,并且可能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来袭时,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由于海水温度的变化,导致空气对流发生转变,带来亚洲东岸干旱、美洲西岸潮湿的气候。
亚洲和美洲作为大豆、玉米、甘蔗、天然橡胶和棉花的主产区,自然深受厄尔尼诺影响。中银国际表示,厄尔尼诺一旦发生,首先体现在市场对农产品产量下滑的担忧,从而带来价格上涨的预期,增强对农业板块投资的信心。
海通证券在报告中总结道,厄尔尼诺总能带动农作物价格上涨,但对于产量的影响悲喜交加,小麦通常大幅减产,大豆往往大幅增产, 大米和玉米产量波动比较温和。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旗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小麦期货投资者很快对厄尔尼诺即将来临的警告予以了严肃的回应。如下图所示,5月14日,该作为全球行业基准已经超过135年的小麦期货大幅跳涨:
那么棉花呢?两家券商的研报显示,考虑到库存因素,本次厄尔尼诺对棉花的影响相对复杂。
棉花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其中又以中印最多,两者总共占比高达约 50%。 中银国际整理的数据显示, 2013 年全球 2,573万吨棉花产量中,中国产量为 670 万吨,占到 26.0%;印度产量为 634 万吨,占 24.6%;美国产量为 287 万吨,占 11.2%;巴基斯坦产量为 207 万吨,占 8.1%,前四个国家的总产量占比达到 70.0%。
棉花喜温怕寒,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0~30℃。为了达到早发、稳长、高产的目的,棉花苗期要求气温稳定。因此,带来非旱即涝的厄尔尼诺以及伴随发生的拉尼娜会使得棉花的产量大幅下滑,进而影响棉花价格。
据海通证券,2000 年至今棉花价格有两次大幅攀升,均出现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一次发生在 2002 年,同比上涨38%;另一次发生在2009 年,同比上涨 36%,而且延续到 2010 年同比上涨85%。
CME的棉花期货投资者更是将2009-2010年那次厄尔尼诺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如图所示,CME 2号棉花期货从2009年3月的低点到2011年3月的最高点,累计涨幅高达5.34倍。
海通证券表示,厄尔尼诺对棉花价格影响显著,由于拉尼娜往往伴随厄尔尼诺发生,警惕有可能延长的价格波动时间。
当然,棉花价格的影响因素众多,既受到供求影响,也受农业政策、纺织、外贸政策等影响。中银国际进一步分解了厄尔尼诺对中印棉花产量的影响后发现:
印度:在厄尔尼诺时期,印度 6-9 月常会出现严重干旱,但此时干旱对棉花生产影响不大。历史来看,厄尔尼诺出现的时间段,印度棉花增产和减产的几率几乎是一致的,产量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1953/1954 年的增产 15%和 1986/1987年的减产 13%,次之就是 1997 年的减产 11.4%,而其余年份产量变化幅度并不明显,说明总体来讲厄尔尼诺对印度棉花生产的影响较小。
中国:厄尔尼诺时期,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干旱,而高温干旱常导致棉铃虫等病害爆发,会略微影响棉花产量的增长。但从总体来看,厄尔尼诺天气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无论是 1994/95 年还是1997/1998 年,我国棉花无论是从产量还是单产角度都是增加的。
加之当前棉花库存积压:
2012/13 年度,USDA 统计中国棉花产销情况,国内棉花总产量 685.8 万吨,年比下降 6%,进口量 239.5 万吨,年比下降 55%,同时国内消费量 772.9 万吨,年比下降 18.6%,同期期末库存 818.88 万吨,年比增加 138.7%,库存消费比105.94%。
2012/13 年度全球棉花产量 2,543.7 万吨,全球棉花消费量 2,315.1 万吨,同期期末库存 1,747.7 万吨,较上一年增长 18%,期末库存消费比 75.49%。除中国大陆外,全球棉花总产量 1,857.9 万吨,全球棉花总消费量 1,542.9 万吨,消费量比上一年度减少 11 万吨,期末库存 939.7 万吨,期末库存消费比 60.9%。
因此,中银国际的看法是,除非发生强厄尔尼诺天气,否则天气因素造成棉花价格(期货)上涨更多是短暂的预期行为,对整体的供需环境影响几乎没有。在棉花库存消费比超过 100%的情况下,棉花价格上涨的基础还很薄弱。
从CME棉花期货走势上看,市场确实出现了分歧。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初宣布(5月12日)厄尔尼诺来临时,棉花期货出现过一波较大的上涨,但随后几日便回落,市场陷入震荡...
华尔街见闻有这个报告哦。
3. 棉花期货受什么影响价格
上游 种植的面积,产量,储存的多少,市场的预期。
下游 企业需求的多少,进口量的多少,关税的多少,市场的预期...等等之类的。
外盘的棉花价格参考也是这,国内的棉花看美国。
4. 期货短纤引入做市商的消息是利好吗
不构成利好利坏消息
做市商只是起到活跃市场调剂作用
使交投更加活跃而已
5. 供求对棉花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
1、国内棉花供需情况
由于国内棉花产量远低于需求,因此国内的棉花供求对国内棉价产生重要影响。
2、汇率因素
人民币升值使美棉的进口成本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棉的进口。由于汇率变动因素长期存在,因此会对国内棉价产生深远影响。
3、贸易政策
近年来中美欧间纺织品贸易摩擦加剧,对国内纺织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影响,这种因素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6. 厄尔尼诺对棉花期货有怎样的影响
随着气象学家五年来首次警告厄尔尼诺已经归来,棉花期货投资者应该何去何从?
日本和澳大利亚上月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出现。当月,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检测的海洋表面温度指数出现了与1997-98年强烈厄尔尼诺现象时同样的走势,这意味着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正持续加强,并且可能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来袭时,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由于海水温度的变化,导致空气对流发生转变,带来亚洲东岸干旱、美洲西岸潮湿的气候。
亚洲和美洲作为大豆、玉米、甘蔗、天然橡胶和棉花的主产区,自然深受厄尔尼诺影响。中银国际表示,厄尔尼诺一旦发生,首先体现在市场对农产品产量下滑的担忧,从而带来价格上涨的预期,增强对农业板块投资的信心。
海通证券在报告中总结道,厄尔尼诺总能带动农作物价格上涨,但对于产量的影响悲喜交加,小麦通常大幅减产,大豆往往大幅增产, 大米和玉米产量波动比较温和。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旗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小麦期货投资者很快对厄尔尼诺即将来临的警告予以了严肃的回应。如下图所示,5月14日,该作为全球行业基准已经超过135年的小麦期货大幅跳涨:
那么棉花呢?两家券商的研报显示,考虑到库存因素,本次厄尔尼诺对棉花的影响相对复杂。
棉花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其中又以中印最多,两者总共占比高达约 50%。 中银国际整理的数据显示, 2013 年全球 2,573万吨棉花产量中,中国产量为 670 万吨,占到 26.0%;印度产量为 634 万吨,占 24.6%;美国产量为 287 万吨,占 11.2%;巴基斯坦产量为 207 万吨,占 8.1%,前四个国家的总产量占比达到 70.0%。
棉花喜温怕寒,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0~30℃。为了达到早发、稳长、高产的目的,棉花苗期要求气温稳定。因此,带来非旱即涝的厄尔尼诺以及伴随发生的拉尼娜会使得棉花的产量大幅下滑,进而影响棉花价格。
据海通证券,2000 年至今棉花价格有两次大幅攀升,均出现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一次发生在 2002 年,同比上涨38%;另一次发生在2009 年,同比上涨 36%,而且延续到 2010 年同比上涨85%。
CME的棉花期货投资者更是将2009-2010年那次厄尔尼诺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如图所示,CME 2号棉花期货从2009年3月的低点到2011年3月的最高点,累计涨幅高达5.34倍。
海通证券表示,厄尔尼诺对棉花价格影响显著,由于拉尼娜往往伴随厄尔尼诺发生,警惕有可能延长的价格波动时间。
当然,棉花价格的影响因素众多,既受到供求影响,也受农业政策、纺织、外贸政策等影响。中银国际进一步分解了厄尔尼诺对中印棉花产量的影响后发现:
印度:在厄尔尼诺时期,印度 6-9 月常会出现严重干旱,但此时干旱对棉花生产影响不大。历史来看,厄尔尼诺出现的时间段,印度棉花增产和减产的几率几乎是一致的,产量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1953/1954 年的增产 15%和 1986/1987年的减产 13%,次之就是 1997 年的减产 11.4%,而其余年份产量变化幅度并不明显,说明总体来讲厄尔尼诺对印度棉花生产的影响较小。
中国:厄尔尼诺时期,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干旱,而高温干旱常导致棉铃虫等病害爆发,会略微影响棉花产量的增长。但从总体来看,厄尔尼诺天气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无论是 1994/95 年还是1997/1998 年,我国棉花无论是从产量还是单产角度都是增加的。
加之当前棉花库存积压:
2012/13 年度,USDA 统计中国棉花产销情况,国内棉花总产量 685.8 万吨,年比下降 6%,进口量 239.5 万吨,年比下降 55%,同时国内消费量 772.9 万吨,年比下降 18.6%,同期期末库存 818.88 万吨,年比增加 138.7%,库存消费比105.94%。
2012/13 年度全球棉花产量 2,543.7 万吨,全球棉花消费量 2,315.1 万吨,同期期末库存 1,747.7 万吨,较上一年增长 18%,期末库存消费比 75.49%。除中国大陆外,全球棉花总产量 1,857.9 万吨,全球棉花总消费量 1,542.9 万吨,消费量比上一年度减少 11 万吨,期末库存 939.7 万吨,期末库存消费比 60.9%。
因此,中银国际的看法是,除非发生强厄尔尼诺天气,否则天气因素造成棉花价格(期货)上涨更多是短暂的预期行为,对整体的供需环境影响几乎没有。在棉花库存消费比超过 100%的情况下,棉花价格上涨的基础还很薄弱。
从CME棉花期货走势上看,市场确实出现了分歧。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初宣布(5月12日)厄尔尼诺来临时,棉花期货出现过一波较大的上涨,但随后几日便回落,市场陷入震荡...
华尔街见闻有这个报告哦。
7. 棉花期货对于棉花种植者有什么作用
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导向,期货价格的走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对棉花种植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8. 国家颁布的19800元/吨的棉花收储价对棉花期货会产生多大影响
影响很大的,19800元/吨相当于最低价,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9. 棉花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棉花主产区生产量,纺织行业开工率,棉花存货水平,替代纺织品化纤类的价格走势和供应量等都是影响因素
10. 林广茂做棉花期货为什么赚了220倍当时棉花价格不也就涨了1倍左右吗
这次交易他承担了很大的风险,这大概是这次交易的不好之处;
起始资金是600万,价格从16600上涨到32000,最大持仓30000手;他不断利用浮盈加仓;才能赚220倍;当时棉花行情十分的配合,只要稍微回调大一点,这次交易的结局很可能改写;
我们知道30000手棉花即使在最低价格16600买进,保证金也需要16600*5*30000*0.05大概为1亿3000万(起始本金只有600万);所以他肯定利用浮盈不断进行逆金字塔加仓,所以十分危险行情稍不配合可能会赚的很少;他说他本性好赌可见一斑;而且他也承认这次交易他一度浮亏百分之六十;我们回头看其实这种基本没有回调的上升行情都能浮亏这么多,也说明他的交易方法风险很大;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成功了;也不能否定我们在不知道结果之前这笔交易成功的概率;事情没有发生不代表它发生的概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