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期货对中国稀土影响
㈠ 稀土争端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稀土资源在世界上所占比例相当于中东的石油,如此多的资源掌握在中国的手上增强了中国的话语权和地位。让其他谋求稀土的国家有所顾忌。
㈡ 国家出台的有关稀土政策对稀土股票有什么影响
“中国证券(软件)统计排行榜”有大量关于此类的问题解答,您可以去查看!
㈢ 稀土禁止出口对中国有什么好处,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稀土,历来是国家战略资源,被誉为进入未来世界的钥匙。 而中国白云鄂博稀土矿占全世界可开采资源的90%,世界70%的稀土消耗量靠中国出口 ,所以中国地质学家把稀土称为上帝对苦难中国人的唯一眷顾。但由于无节制的开采,卖国买办们的肆意出口,加之日美两国战略上的联合压价,导致稀土资源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甚至抵补不回开采费用。这种情形,不禁让人痛哭流涕! 今天,在专家们的呼吁之下,国家终于禁止稀土出口。 铟,液晶面板的重要原材料。中国禁止稀土出口,让台湾地区,日韩等国的液晶生产商胆战心惊,国际市场上液晶面部价格应声而涨! 而用到钇的等离子日子也不好过了,垄断等离子的几大厂商面临有专利无材料的困境。 本高手大胆预测,中国禁止稀土出口将加快等离子消亡的速度,而液晶面板生产线被迫转移至大陆。 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平板电视的跌势将止。此后将持续一段价格稳定期。而两年后,生产线转移完成,又将开启液晶降价之门。 而等离子阵营把等离子技术视为核心生产力,不会轻易将生产线转移到大陆。因此,等离子的价格将处于劣势。 丧失了价格的优势,等离子将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 目前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稀土企业--包头的一家稀土有限公司。因为全世界的稀土80%以上的储量在中国,中国的稀土80%以上在包头的白云矿区。你到他们公司的大门口,以及稀土研究院的大门口,都看到这样一幅醒目的标语:中东有石油 ,中国有稀土。 这句话出自世纪伟人D公之口。我和当地单位的专家以及普通工人聊起这个话题时,他们都认为,D公这句话有着很深的寓意。中东是世界的油库,以前也都是列强们掌控一切,西方大佬们以十分低廉的价格收购了他们的油田,廉价甚至不化钱就掠夺了他们的石油资源。现在他们把油田收回了很大部分,而且成立了欧佩克--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终于夺得了相当一部分石油市场的操控权! 很遗憾,前几年我们非但没有掌控。而且大量的贱卖,到相互压价。例如长江流域某省的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把氯化钕(钕,稀土元素的一种)由90年代初的五十多万一吨,一下降到几万元一吨。有些稀土制品,4个9纯度的价格,过去几年连以前两个9 纯度的价格都卖不到。搞稀土的人都知道,纯度差一个9,价格就相差十倍。难怪小日本在暗暗窃喜、大量储备! 国内的一些稀土和其他小金属的出口商们,和一些日本的代理商们。你们这样的贱卖中国特有的物资,和当初满清割地赔款的卖国行经有区别吗?! 好在我国的稀土界元老和专家们,经过几年的呼吁,使前几年那种现象逐步得到纠正。但我们离D公提出的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样一个战略牵制的目标,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由于石油的飞涨,铁矿石的猛涨,以及,电解铜等有色金属的大涨,使中国人民逐步意识到,中国应该到寻求反制的时候了。CCTV等媒体也开始关注这方面的事了。这是好事! 虽然我们醒悟的有点晚,但作为大众意识的代言人的媒体,开始醒悟,开始寻访专家、寻求对策。并以媒体的公众影响力,鼓动一下,这样就离触动决策层的时间不远了! 该行业的有识之士,在不断地上下呼吁,已经快十个年头了!这十年中,日本已经大量囤积了稀土和有色小金属。我们已经有点晚了!我们应该抓紧夺回我们的掌控权,监管和限制并重;并做好我们的战略储备。 在有步骤的筹建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的同时,我们应该建立: 有色小金属战略储备。 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战略储备。 动用政府力量,整合生产企业。实行国家统一收购。使这些我们国家特有的战略物资,达到他们自己应有的价位。并对HF(氢氟酸)等核工业材料,实施严格的出口配额管理,对于潜在的敌对国家,实施出口限制! 对煤炭出口实行控制管理。 只有实施严格监管,我们才能在进口我们所急需的物资和设备上有谈判的砝码。 监管和限制是一把双刃剑,政府不应该在物价上涨和出口下滑时患得患失。眼光应该放远一点。等到我们真正掌控住这些战略物资的时候,我们在国际上就有了说话的物质资本,钱有我们赚的!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中国,抓紧这最后的机会吧!不要等把我们的矿山全部挖空卖光了,那就彻底完了!
㈣ 中国管理稀土会影响股市吗
已经影响了股市,由稀土概念领军,加之美元持续走低的因素,两市的资源类股票有色和煤炭都大幅上涨.
㈤ 中国限制稀土的出口配制对稀土出口行业有何影响,对稀土出口是利好还是利空
限制会怎么样,当然国际稀土价格会上涨了。限制的是出口量,比如原来是每年出口300吨,我这是假设,每顿10000元,是3百万。现在虽然限制了,但是稀土价格升了啊。每吨20000就算只出口150吨就和原来一样了。而且成本,和资源也都节省了下来,所以这是重大利好!
再加上稀土行业的整合。
但是现在的包钢稀土和广晟有色就不要再碰了,风险太大了!
㈥ 重要的稀土金属有何重用,中国的稀土是否遭严重破坏或过度开采
稀土金属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应用稀土可生产荧光材料、稀土金属氢化物电池材料、电光源材料、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精密陶瓷材料、激光材料、超导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磁致冷材料、磁光存储材料、光导纤维材料等。
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成矿条件优越,堪称得天独厚,探明的储量居世界之首,为发展我国稀土工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占世界稀土资源的41.36%,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稀土资源大国。稀土资源极为丰富,分布也极其合理,这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稀土矿有白云鄂博稀土矿、山东微山稀土矿、冕宁稀土矿、江西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湖南褐钇铌矿和漫长海岸线上的海滨砂矿等等。 ��白云鄂博稀土矿与铁共生,主要稀土矿物有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其比例为3∶1,都达到了稀土回收品位,故称混合矿,稀土总储量REO为3500万吨,约占世界储量的38%,堪称为世界第一大稀土矿。 ��微山稀土矿和冕宁稀土矿是以氟碳铈矿为主,伴生有重晶石等,是组成相对简单的一类易选的稀土矿。 ��江西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是一种新型稀土矿种,它的选冶相对较简单,且含中重稀土较高,是一类很有市场竞争力的稀土矿。 ��
中国的海滨砂也极为丰富,在整个南海的海岸线及海南岛、台湾岛的海岸线可称为海滨砂存积的黄金海岸,有近代沉积砂矿和古砂矿,其中独居石和磷钇矿是处理海滨砂回收钛铁矿和锆英石时作为副产品加以回收。 ��总之中国的稀土资源储量大,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高,矿点分布合理等。
㈦ 日本现在发现高浓度稀土,可提供日本用数百年,这对中国的稀土有哪些影响
这种说法最近炒得很猛。
我倒觉得日本人有点痴人说梦,他们可能的确有稀土,但是开采的难度和成本远远高于我们卖给他们的稀土,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冲击稀土市场,压贱稀土的价格。
中国人倒要看清真相,而且要懂得顺水推舟,你日本人不就有稀土吗,那我们中国也相应减少出口,减少供应量从而提高价格,让日本人自作自受。
㈧ 稀土期货 稀土金属期货
崔荣国
2004年世界稀土矿产品产量107950t,中国控制了生产总量的91%。世界稀土矿产品消费量90000t,供应量超过需求量。主要消费国为中国、日本、美国等。预测未来几年电子、磁体、玻璃与陶瓷,以及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相关的行业对稀土的需求将会增加,年增长率平均可达3.2%。
一、储量和资源
已知含稀土的矿物约有200余种,但已开采利用的仅10种左右,其中轻稀土矿物主要有氟碳铈矿、独居石、铈铌钙钛矿;重稀土矿物主要有:磷钇矿、褐钇铌矿、钛铀矿等。除中国外,独联体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地都有较丰富的稀土资源。自2002年开始,由于中国和巴西公布的稀土资源数据较以往有较大的变动,致使美国地调局估计的全球稀土储量由10000万t调整为8800万t,储量基础仍保持15000万t(表1)。世界稀土资源丰富,可长期满足世界的需求。
表4 2004年罗地亚公司稀土氧化物出厂价价格单位:美元/kg
资料来源:Minerals Yearbook,2004。
五、展望
近年来,稀土产品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并且在2001年下半年还出现了价格战,不仅导致了某些产品价格下跌40%以上,而且给产品的利润空间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迫使许多效益不好的企业破产,即便是现存的企业其大多数也在极低的利润下运作,2003年稀土的消费量虽然有所增长,但产量仍然过多,导致价格持续低迷。
根据美国商业通讯公司的分析,似乎这种状况在2003年已经到达最低点,预计境况即将出现扭转。特别是随着汽车、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移动式电子装置需求的增长,稀土的应用,尤其是在汽车尾气催化剂、永磁体和充电电池中的应用将会持续增加。在未来几年,用于永磁体以及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钕、铈的需求量将会以较大的幅度增加。Ni-MH电池、医疗设备、传感器以及牙科与外科用激光器对稀土需求也会增加。磁制冷将会商业化。掺铒光导纤维将进入新一轮需求旺期。
因此,美国商业通讯公司预测,今后几年全球对于稀土的需求将以平均每年3.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将达9万~10万t。届时,全世界稀土的产值将达20亿美元。增长强势的行业有电子、永磁体、玻璃与陶瓷,以及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相关的行业。
主要参考文献
[1]Rogers Euis.Rare Earths.Mining Communications Ltd.,Mining Annual Review,2005
[2]稀土信息,No.1~No.3,2005
[3]稀土信息,No.1~No.3,2006
[4]香港第二届国际稀土会议闭幕——中国稀土发展势头强劲.中国稀土在线:http://www.cre-ol.com/aboutus/meeting/0328b.htm
㈨ 日本发现稀土对中国的影响
楼主您好!日本发现稀土对中国的影响不大。
日本发现稀土对中国在市场稀土市场的影响力所造成的冲击都将有限,短期内也不会改变日本对中国稀土资源整体的依赖。
目前陆地上的稀土都开采不完,还没有必要去海下开挖,加之海上开采生产成本实在太高,因此,对中国稀土市场也基本无影响。对中国稀土供应真正产生影响的将是美国的钼公司以及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司。
在中国新任领导班子上台后,经济转型成为重中之重。过去中国稀土产业粗犷式的开发模式已难以为继,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等严重弊端,因此对中国稀土产业进行整合升级十分必要。既然日本宣称已经探测到天量的稀土,也没有道理强化中国以白菜价将这一重要战略资源卖给自己的舆论压力,给中国管控稀土出口提供正当理由。毕竟,稀土贸易对于中日两国来说早已经超出贸易的范畴,而上升到战略资源的层面。
日本探测到大量高品位稀土资源也不是中国稀土企业的末日。单就数量上讲,日本探测到的680万吨稀土资源相对于中国稀土储量而言并不算庞大,而且虽然日本发现稀土矿藏,但鉴于深海开采等技术瓶颈,短期内也不会改变日本稀土资源主要依靠外部进口的模式,不会关闭中国稀土企业的去库存化大门。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生存环境,或是中国稀土企业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
希望对您有帮助!